《佛教聖眾因緣集》18:邪思退道 長淪生死
轉貼自:http://book.bfnn.org/books/0538.htm#a01
丹仁絨臬編著
十八、邪思退道 長淪生死
詩曰:
「雙孩共責起邪思,父母驚聞鬼怪疑;欲起乾薪燒絕患,佛言得度即今時。」
又云:
「生死關頭豈可疏,升沉路異自心如;邪思罷道招愆墮,恰似沙中樹靜虛。」
在印度憍薩羅國的舍衛城外,有一個山村,住著五、六十戶人家,村中有一貧戶,娶婦結婚不久,就生下一對男孩。這對雙生兄弟的相貌,端正莊嚴無比,父母非常喜愛,一個取名呼「雙德」另一個叫「雙福」。
雙德與雙福出生將滿二個月的時候,有一天,他們的父親出外牧牛未歸,母親要到山中拾取乾薪,就把兩個嬰孩臥放在床上。
這時,兩個嬰孩彼此自責,一個說:「當時我出家修行,本來快要得道了,可惜那時我癡心妄想,以為我壽命會很長;還俗享受五欲之樂一段時間,五、六十歲再來出家修道還不遲。那知,人命無常,罷道還俗之後,天天為家務而忙碌,未能如願再出家修行,因此退道而墮落於生死輪迴之中,無法解脫。
那時,我如果修行不退道,現在也不會遭受流浪生死的痛苦。如今出生在這個貧困的家庭中,睡的是不暖的蓑草,吃的是不好的粗菜飯,只能夠勉強維持生命。像這樣下去,日子久了,不知道要怎麼過生活?這些痛苦,都是前世戀慕富貴,放身散意,貪受須臾快樂,從此長途受諸痛苦。自作自受,如今憂惱,當何恃怙?」
另一個嬰兒答道:「我當時出家修行,不堪忍受小小的困難挫折,就罷道還俗,至今數世,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慘遭各種苦難。我回憶所受之種種痛苦,都是自作自受,自己耽誤害了自己,要怪誰呢?事到如今,只有忍耐逆來順受,還有什麼辦法呢?」
兩個嬰孩正在煩惱自責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剛好回來,聽到嬰孩們所說的話,非常驚訝,懷疑這兩個小孩是鬼怪,於是商量說:「趁目前他們還年幼,及早把他們除掉,免得將來後患無窮。」於是父親立刻外出去取乾柴,母親問他要做什麼?父親說:「把這兩個嬰孩燒死,以絕後患!」母親聽到這話,於心不忍,勸阻丈夫不要這麼做。
第二天,夫婦同時出去做事,回來的時候,又聽到雙德與雙福兩小孩和昨天一樣,彼此在自責埋怨。因此便下定決心一同收集乾薪,要把兩個小孩燒死,以求平安無事。
這時,釋迦世尊以天眼觀察,知道這對嬰兒即將被火燒死的事,即現身在村中,放大光明,大地震動。佛陀的毫光照耀到山、川、樹、木,一切都變成黃金色。
佛陀來到雙生嬰孩的家中,兩個嬰孩見到佛陀的金色光明,歡喜踴躍。父母見狀均感驚訝,各抱一子來到佛陀的面前,請問世尊說:
「佛陀!這兩個嬰孩出生未滿兩個月,為何會如此說話?我們覺得十分怪異,深恐會招來災禍,因此準備把他們燒死。不知他們是何等鬼魅?敬請世尊慈悲開示。」
佛陀說:「這兩個嬰孩,並非鬼魅,而是有福德的孩子。」兩個嬰孩見到佛陀,非常歡喜。佛陀即為他們述說這對嬰兒過去世的因緣:
過去迦葉佛時,這兩個嬰孩就已經出家當沙門。因為他們幼年時是好朋友,志同道合,同時出家修行;兩人均能精進用功,他們臨當得道之時,忽然動了邪思妄想,因而退道還俗墮落,不能得到解脫,從此長期沉淪於生死苦海中。他們兩個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均投胎為雙生兒。這次出生,其罪將畢,因為過去曾經修行供佛,有此因緣福報,所以出生後即識宿命,今當得度。我佛陀就是要來拔度這兩個嬰孩,如果我不來救度,他們就會枉被烈火燒死。」
詩曰:
「貪戀世樂享須臾,罷道還家作凡夫;
退墮長淪生死海,皆因動念起邪愚。」
附註說明:
(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有因緣得聞佛法,當勤精進不退,竭力修持佛法,以期解脫成就,得證聖果。否則,沉淪生死苦海,永無解脫之期。
(二)佛教之僧眾,按照戒律可自由出家與自由還俗。但出家與在家的身份和責任不同,必須分清楚,不可混亂。出家眾,是三寶之一的僧寶,以住持和弘揚佛法為其職責;在家眾,即稱為三寶弟子,是佛教的擁護者——居士。
(三)出家修行的人,志在廣利人天,為十方諸佛菩薩、諸天護法所共讚歎,功德無量,如有播弄是非,毀謗出家僧尼的人,即為諸天護法所共訶責,其罪業無量無邊!
唵 嘛 呢 唄 咪 吽
《佛教聖眾因緣集;諾那‧華藏精舍有書本流通》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