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不要把“福報”用完了
“福報”,是佛家用語。福報是果,因在於修。福報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修得來的。
南懷瑾老師在十一歲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險事,讓他刻骨銘心,並把這件事與“福報”聯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學之中,並警示終身。
老師,出生于浙江樂清的一個小鄉村。六歲開蒙,上私塾,讀四書五經,接受了舊式教育。到了十一歲,古書已經讀得很多了,已經通曉諸子百家,還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就是當今漢語言專業的本科生也沒有他讀的古書多,而且,還在一直讀下去呢。
他的父親是個很有經營頭腦的人,有著溫州人善於經營的智慧,勇於經營的膽識。在鄉間開了多爿小店,經營著布、米、百貨,還有些田地上的收成。家業興旺,箱底厚實。
雖說是仕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一位,但他的父親堅信經商是第一的。生意做好了,發了大財了,連官府裡都要來攀附你的(這種想法在當今可謂是大放光芒了)。
他的父親還是個開明人士。那時,城裡已經時興學習現代的科學知識了。而他的獨生子南懷瑾對算術、化學之類的現代文化知識卻是個空白。父親也認識到了這是個大問題。
於是,就想方設法把他送到城裡的縣第一小學(大概也是類似於如今的重點小學)裡,花了大價錢插班讀六年級。學校裡沒有地方住,就住在一個朋友家裡,托人家照應,可謂用心良苦。
這年的寒假到了,學生們都回家過年了。這一年也正好是南老師,的奶奶六十大壽,家裡就擺開了壽宴,大慶大賀,一直熱鬧到正月十五。
離開學的日子還早著呢,但生日宴結束後的第二天一大早,南老師,就急猴猴地要去上學。父母親再三阻攔無效,只得讓他去,也沒人送,他一個十來歲的小把戲獨自走了幾個鐘頭,進了城,還是住到父親的那個朋友家裡。
就在他離開家的這天夜裡,南家出了大事了。一夥窮凶極惡、如狼似虎的海盜把南家洗劫一空,虧得父親逃得神速去搬救兵,母親化妝成傭人,才躲過了被綁票甚至殺身之禍。
財產損失慘重,好在是全家人的命都保住了。更好在南大師頭一天生出了莫名其妙的念頭,要去上學,衝破了一大家人的勸阻而走了。要是還在家裡,這個獨生子,多值錢啊,還不成了海盜的綁票,也許早就沒得命了,哪裡還能有今天的國學大師。
這件刻骨銘心的事情一直掛在南老師的心頭。如果不是連續大操大辦奶奶的六十大壽,也不會招來海盜。南老師後來經常提起這件事,說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不輕言做壽。佛學裡也講,一個人,一個家庭,在“福報”很好的時候,不能把“福報”用完了。
南老師的意思大概是,人不能太張揚。儘管他的父親在當地是很有人緣的,也經常捐助地方解決一些困難,做了不少的慈善事業,讓鄉鄰們受益了,但是,你為了做個生日,天天大魚大肉的酒席擺下十幾桌來,聲勢浩大的,還惹來了不少白吃白喝蹭飯的傢伙,多顯人眼目啊,那還不把幽冥之處的那雙眼晴驚醒了。
每個人的背後,總是有一雙眼睛在盯著的。一種情形是,因為潔身自好,行善積德,遮罩了你的身子,那雙眼晴看不到你,你也就太平無事了。
一種情形是,因為你的張揚了,忘乎所以了,得意忘形了,甚至是瘋狂成一團火了,那雙眼晴就會盯上你了,災難也就隨之而降了。西方有人士說過,上帝要讓一個人滅亡,必定讓其先瘋狂。
所以啊,南老師少年時遇上的這件事,對他的一生都有著極大的警示。他不是僅僅當著驚險一遇而過,慶倖自己命大。而是把這個驚險上升到人生的教訓,牽掛在自己的一生之中。
一輩子為人處事都是把自己放低了,再放低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他都是同心同情同等對待。
哪怕是從名聲鼎盛到如今,學識經歷如茫茫森林一樣的浩瀚,品養道德似鬚眉山一樣的神聖,他仍然更是注意把自己在社會上行走的姿式和精神狀態揉和成了一個普通人的面貌。一生修行。修得了“福報”,也是要慢慢用、省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