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心性不明,著相修行
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
修行的重點,就在離相。沒有心性功夫,不但無法斷煩惱,
甚至,愈精進卻離佛愈遠。
時下有一些修行人,以自己認為精進的方式用功,
諸如:打餓七、搞神通、長坐不臥、不吃不睡......花樣繁多。
在外表上看似乎令人激賞,實則難免譁眾取寵,
沽名釣譽之嫌。觀照、斷煩惱、徹底放下貪嗔癡,
方名之為修行。
只要善用心法,不著相,行住坐臥皆是修行。
梁武帝問達磨祖師:“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
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何以故?
功德須發自本性、清淨心、無所著心,
倘若布施可積功累德,成佛豈非變為買賣交易?
本性不增不減,功德若能累積,則已落入數量觀,
此是福德而非功德。
更有人拜佛求消災,念佛求見佛,
而不知自性即是佛。未悟到平等圓滿的覺性,
用妄想修行,境界現前,無明必定一馬當先。
許多初學者急於成就,經教不通,功夫不到,名堂卻很多,
或負重拜山,或練不倒單,或勉強靜坐,
誤認以此方式可即刻開悟,
彼將開悟視為一種境界在追求,認為可修出某物,
如是有所求之著相而行,不僅背離清淨無為的本性,
尚且容易退失道心,更有甚者,走火入魔亦時有所聞。
此即是:“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在色身上用功,其實是“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課?” 萬法本不可得,道在心悟,豈在坐耶?
在假相上做工夫,猶如未打地基而建高樓。心外求法,
恰似新手駕駛,超速疾馳,未達目的即車毀人亡。
切記!著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剎那間。
精進應當具正知見,不起妄念即名真精進。◎
求神通感應,勝過求解脫真理
前已言及,今之諸多學人弊病,乃在誤把方便當究竟。
方便法門已將佛教正法帶往可怕、危險之邊緣地帶。
求感應多過求真理。講經弘法往往門可羅雀;邪說異端,
神通感應則每每門庭若市。
若做一切佛事,
以聞香、見光、見佛、治病等感應為訴求,
只為消災解厄、現世福報,則佛教與神道有何差別?
神通感應作為增強信念之增上緣原是無可厚非,
然並非萬能之利器,若以此度眾,絕非長久之計,
蓋個人宿業有別,佛力固有不可思議之處,
仍須視個人是否能虔誠求懺,及罪障輕重而定。
八正道中未列“正神通”,
《阿含經》亦告以:“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吾人所應依者,乃是自心、真理,而非神通。
蓋神通非究竟解脫之道,由身口意造作之業力,
因緣果報之法則,並非神通所能抵制。
神通第一之目犍連尊 者亦難挽釋迦族滅亡之定業,
即可見一斑。
末法時期,學道者難以成就即在“求”、“著”二病。
灌頂求消災、持咒求解難、拜佛求見光、靜坐求開悟、
喝符水求病癒,凡有神奇靈異每每趨之若騖。
殊不知,佛法乃是心法,
修習密宗而欲成就佛道,亦當斷煩惱,
方可證果位。
身染疾患,不就醫求診,
而堅信持咒即可治百病。諸如此類,著相而求,
比比皆是。卻不知病有二種,一為生理疾病,如頭痛、
感冒等。一為業障病,即群醫束手,藥石罔效之病。
色身乃四大假合,本有生滅,難免不調,自當求醫服藥。
至於四處求醫仍無起色者,或恐為業力所感之病,
此種病情則當求助於佛法,一心懺悔往昔過愆,
真誠改過,禮佛誦經,多做功德,以期能解怨釋結。
眾生著相,尤好光怪陸離之異象,舉凡放光、分身、
飛天、遁地......往往窮追不捨。以此求著之心,
極易為談玄說怪者誤導,或為神棍所騙,終至傾家蕩產,
身敗名裂。
實則,縱有通天之能,若煩惱不斷,
貪嗔癡不除,輪迴之苦,在所難免,於生死有何益哉?
切不可求見瑞相,當以降伏自我為修行本分。
若由心性下手,把煩惱弄通,方可名為真神通。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