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3-中和心 文/連亮森

5
點擊 1808
發表於 2013-08-09 13:01:21

《生活禪》中和心

作者:連亮森

發表於:1999年6月

筆者有幾位朋友是中醫師,經常聽他們談及養生之道要「致中和」,因筆者學識淺薄,總是不懂何謂「致中和」?直至某天無意間閱及「中庸」:「喜怒哀樂不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原來「致中和」是一種修心養性的工夫,先把心調理好;不亂發脾氣;控制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則身體才能強健,甚而百病不侵。

目前不論中西醫皆證實心理(情緒)確能影響生理,如中醫認為:喜能傷「心」,怒傷「肝」等,例如肝不好之人應控制自己脾氣。

現今國際講求競爭力,不論政府、民間企業處處講求效率、組織再造、提升績效...等,生活壓力大,處處喘不過氣來。若談及「修心養性」一般總認為是古代人、老年人、「英英美代子」(閒閒無事)人或少數修行人的事情,總之與現代人就是無關,簡直天方夜談。

然而日子還是要過,像「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亦是一種奢望,有錢有閒的生活是多數人的夢想。唯有勇敢面對現實,工作與生活時不斷觀察自心,是否動了情緒、是否自心不安,掌握自心如愛惜身體,不令情緒失去理智、失去健康與快樂。自己是理直氣「和」,或理直氣「壯」?工作的目的是為提升生活品質,但不能因為工作反而失去生活品質。

然而情緒(喜怒哀樂)之控制談何容易?近來如EQ之類的書盛行,理論講的很多,然而身體力行才是實在。平常即要練習放得下,「放下」才能「不執著」,不執著才能放下自己的堅持與情緒。自心如海闊天空,才能保持中和。但情緒不易控制,甚至可能不知自己情緒(脾氣)來了!

每人均有抒發情緒的方法,如看電視電影、運動、逛街、吃東西等。但這些方法只是暫時轉移情緒,待心靜下來或夜深人靜時,情緒煩惱又會回來。筆者曾練太極拳、氣功,發現其可增加「定力」,遇事不易慌張、發脾氣,因為在修習過程必須一心專注,自然亦可轉移情緒。然而練氣功並非究竟,不能了生死。唯有透過佛法的修持,安住禪定,除了能讓身心輕安外,更能覺照自心之起心動念,掌握自己念頭的起落,知道自己煩惱什麼、為何煩惱,知道煩惱的起源進而化解(您相信嗎?許多人不知自己因何事煩惱,只知情緒不好)。據說日久功深,可在煩惱未起之時,已先了然覺照(如觀外物般清楚),煩惱念頭未起已先化解,自能掌握情緒與喜怒哀樂,而致中和。

佛法重實踐工夫,理論懂得再多,不切實修行,亦是枉然,無法了生死。佛法更是心地法門,要在心性上下功夫。雖然「致中和」──心平氣和之心,與佛法自性(或稱佛性、體性、禪、本來面目等)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清淨、本不動搖,仍有一大段距離,然身為佛弟子本應在自利利他上精進,何能以自己情緒損惱他人?若果精進修持,不論何法門,只要一門深入,皆能增長覺照力,覺照自心煩惱與起心動念,進而轉化,則易保中和之心。

因此,中和之心雖不是學佛目標,然不妨作為自己修行工夫的指標,以檢視自心是否調柔;煩惱習氣是否減少;覺照力是否增長。若人人皆能保中和之心,於工作與生活中不忘修行(返聞自性),則社會祥和、人人康泰長壽,當下即是人間淨土。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2 06: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