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佈施心
作者:連亮森
發表於:1998年12月
據說在地獄有兩位囚犯受刑期滿即將投胎做人,閻羅王給予兩種選擇,一是「收人錢財」;一是「給人錢財」,結果選擇「收人錢財」者,投胎成乞丐,選擇為「給人錢財」者,則投胎為富翁。
富有之人才能給予(佈施),貧窮之人才需受施。
這則故事真給我很大的啟發,如果我們一生一直計較我能得到什麼?名位、利益、美譽等,汲汲營營只想獲得更多、更富有、更高貴等,永遠無法滿足,只會讓我們永遠空虛、貧乏,若能反過來思考我能給別人什麼?讚美、名位、利益、錢財等,處處幫助別人,那我們一定是富有之人。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佈施」亦是菩薩修行六度萬行之首要功課。然而論及佈施,一般人直覺就是「捐錢」。事實上佈施內容包含:財施、法施、無畏施。
一般講的「捐錢」即屬財施。然而目前功利主義盛行,許多人捐錢目的是為買功德、買名氣、比氣派,已失去佈施助人之本義。財施仍應以慈悲助人、人溺己溺的精神為之,否則功德極小,甚或沒有。
廣義的「法施」,包含一切知識、技巧、方法、道理等指導或給予他人。例如新進同仁不了解相關規定、不會寫報告或不會用電腦等,我們熱心幫忙、指導,均屬法施。對病人告以治病或養生知識,亦屬法施。
「無畏施」即令他人免於一切恐懼、煩惱等均屬之,例如送夜歸人或病人回家,令其免於恐懼。
有時一種善行兼有兩種佈施。例如捐錢造橋,令行人免於摔死,兼有財施、無畏施。詳細指導或陪伴迷路人回家亦兼有法施與無畏施。同事碰到棘手問題,陪他加班並幫忙解決,亦兼有法施與無畏施。
可見要行佈施、幫助別人,非僅捐錢一項可做。若有心行善、助人,生活上、工作中無不是佈施,無不是機會。不是要等到有錢才能佈施。正是:「佈施之人最富有、最快樂。」只要有心,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均能發揮自己的善心,處處關懷他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則隨時均在佈施,而無佈施之相(但有善心,非為功德而佈施)。
所謂:「相由心生」。常存善心、樂於助人,自然臉相會改變,又因廣結善緣的結果,別人自然樂於親近,而自己又能於助人中隨時得到喜悅,是真正的富有,何樂而不為?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1 05: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