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前言
(華藏上師演講文)
時 間:西元一九六九年元月十九日.
地 點: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講述者:西康諾那呼圖克圖法嗣蓮花金剛藏聖者吳潤江上師.
弟子 談天演恭錄.
前言
一九六九年歲次己酉元月十九日,蓮花金剛藏聖者吳潤江上師應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吳院長俊升、研究所所長唐君毅恭請,在該院研究所宣講佛學,題目為
『佛教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到會者吳院長俊升、唐所長君毅、文學院長潘重規
石禪、高級講師程兆熊、羅時憲、謝幼偉諸先生,暨曹仕邦、霍韜晦、許兆理、
麥仲貴各位同學多人,演講時間歷兩小時之久。其大意如下:
吳院長、唐所長、各位教授、各位同學:
今日荷蒙各位恭請,討論佛法,感覺非常榮幸。吾人為什麼要學佛呢?為因
世間有生老病死及六道輪迴,欲免此苦,只有學佛一門途徑。學佛是了悟自性,
由修心而至見性成佛,謂之學佛。佛學為世間最高深之學問,將世間宇宙之事物
理,聖凡幽顯,洞徹無遺;宇宙以外之境界事物理,亦包涵無餘,豎窮三際,橫
遍十方,無盡事理,謂之窮研法界。佛經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
比,世間一切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佛學包括世間一切學問,無盡無窮,
凡人對於佛學有所知見,決不放棄學佛。
世界者,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之幻體也,亦謂之世間。世界現象繁
複極矣,科學者局部研究之,哲學者大體觀察之,所得者,不過枝枝節節之幻景
因果律而已,於世界真相未有能明之者也,有之厥為佛法。夫世界真理,俯拾即
是,本無待向外馳求,世人殫竭心力而不能得者,為不知其要所在也。佛法者,
獨得其要焉,利根一超直入,當下了了;其次學而知之;又次困而知之,其能有
成一也。然而其要安在,曰在明吾心。
心有真有妄,一而二,二而一。凡眾之人,奔逸放弛,念念流變,曾無一息
之停,此妄心也;奔逸知所止,放弛知所攝,寂寂然歸於光明普照之妙,此真心
也。握要言之,妄心所以為妄,在以能覺之心,對待所覺之境,心境角立,能所
溝分:始焉以妄心開妄境,繼焉以妄境熏妄心,輒納陳跡為種子,一遇機緣適合,
又復開為對境,相開相納,流變靡已。從起滅無定言,謂之生滅心;從納種開境
言,謂之藏識。真心寂照一如,故又曰真如。語其究境,舉心即錯,動念即乖,
實無一字可說;若強說之,則「即心即境,能所雙忘」八字,其庶幾乎!然不可
隨文字轉也。蓋作能所雙忘之念,此念分明是所,而作念之心,分明是能,並此
能所而求盡之,是亦能所也,輾轉求盡,根蒂仍存,必實地行持,得諸離言絕思
以外,庶可稍分相應耳。當其相應也,大而山河震撼,小而蚊蚋嗷嘈,顯而萬象
森羅,隱而一念忽動,無不消歸自性,世界現象,遂與吾心交相融化,無跡可尋,
其中寂靜光明,靡可言喻;一不相應,則妄心妄境,相與判然,世界輒復脫露而
出,是知世界或融或露,完全操自我心,一言蔽之曰:「世界者,我心之所表現
耳。」
雖然,猶有說焉,凡具妄心者,皆謂之眾生,亦謂之有情。眾生多至無量無
邊,我祇其中之一,我心能現我世界,一切眾生亦莫不各現其世界。我所現者,
應如我之幻夢,他眾生不能相知;他眾生所現者,亦應各如一己之幻夢,非我所
能知,而事實上彼此身形乃能互見,且復有山河草木等無情器界為眾所共覺,抑
又何也?曰此同分妄見使然也。夫有一牆於此,能礙我身,亦能礙他人之身,為
各起妄見,適相契耳,非實有牆之存在;如以牆為實有,彼趙襄子安得見石壁之
人出入自如耶『出<列子>』? 一牆如是,一切器界,可以類推。質言之,同
一世界之眾生,環界能相符合,必大眾妄見從同之分量,不能逾最低之限度;使
逾限度,即不能入此世界,而附於所能合格之他世界矣。西洋學者,不審世界之
虛妄,紛取一切同分妄見為研究之對象,所得因果定律,雖資歸納演繹而來,不
知所資,亦依同分妄見而建立,故無論如何觀察經驗,終屬幻影上一種比例法。
或曰既屬幻影,何以能施諸實用? 曰實用二字,何嘗能逾『同分妄見』一步,
即此一問,亦妄見也,打破此關,方足與知世界之真相。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