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白話篇》(第三篇 積善之方) 11.善有真,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陽,有是有非有偏正,有半有

5
點擊 5632
發表於 2017-04-17 17:23:48

《了凡四訓白話篇》(第三篇 積善之方) 11.善有真,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陽,有是有非有偏正,有半有滿有大小,有難有易當深辨

轉貼自:http://book.bfnn.org/books/0619.htm#a05

明朝袁了凡進士原著

民初黃智海先生演述

了凡弘法學會整理

第三篇 積善之方

【善有真,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陽,有是有非有偏正,有半有滿有大小,有難有易當深辨呀,當深辨!】

以上這十條故事,雖然每人所做的各不相同,不過行的都是一個善字罷了。若是要再精細的加以分類來說,那末做善事;有真的,有假的;有直的,有曲的;有陰的,有陽的;有是的,有不是的;有偏的,有正的;有一半的,有圓滿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難的,有易的。

這種種都各有各的道理,都應該要仔細的辨別。若是做善事,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誇自己做善事,做得怎樣有功德,那裏知道這不是在做善事,而是在造孽。這樣做豈不是冤枉,白費苦心,得不到一些益處啊!我現在把上面所說過的,分類來加以說明。怎麼叫做真假呢?從前在元朝的時候有幾個讀書人,去拜見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問說:佛家講善惡的報應,像影子跟著身體一樣,人到那裡,影子也到那裡,永遠不分離。這是說行善,定有好報,造惡定有苦報,決不會不報的。為什麼現在某一個人是行善的,他的子孫反而不興旺?有某一個人是作惡的,他的家反倒發達得很?那末佛說的報應,倒是沒有憑據了。

中峰和尚回答說:平常人被世俗的見解所蒙蔽,這顆靈明的心,沒有洗除乾淨,因此,法眼未開,所以把真的善行反認為是惡的,真的惡行反算它是善的,這是常有的事情;並且看錯了,還不恨自己顛顛倒倒,怎麼反而抱怨天的報應錯了呢?

大家又說: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善惡那裡會弄得相反呢?

中峰和尚聽了之後,便叫他們把所認為是善的,惡的事情都說出來。其中有一個人說:罵人,打人是惡;恭敬人,用禮貌待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說:你說的不一定對喔!

另外一個讀書人說:貪財,亂要錢是惡;不貪財,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中峰和尚說:你說的也不一定是對喔!

那些讀書人,都把各人平時所看到的種種善惡的行為都講出來,但是中峰和尚都說:不一定全對喔!

那幾個讀書人,因為他們所說的善惡,中峰和尚都說他們說得不對,所以就請問和尚,究竟怎樣才是善?怎樣才是惡?

中峰和尚告訴他們說: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惡。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別人得到益處,那怕是罵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於自己的事情,那麼就是恭敬人,用禮貌待人,也都是惡。所以一個人做的善事,使旁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只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並且從良心上所發出來的善行,是真;只不過是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假。還有,為善不求報答,不露痕跡,那麼所做的善事,是真;但是為著某一種目的,企圖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像這樣的種種,自己都要仔細地考察。

怎樣叫做端曲呢?現在的人,看見謹慎不倔強的人,大都稱他是善人,而且很看重他;然而古時的聖賢,卻是寧願欣賞志氣高,只向前進的人,或者是安份守己,不肯亂來的人。因為這種人,才有擔當;有作為,可以教導他,使他上進。

至於那些看起來謹慎小心卻是無用的好人,雖然在鄉里,大家都喜歡他;但是因為這種人的個性軟弱,隨波逐流,沒有志氣,所以聖人一定要說這種人,是傷害道德的賊。這樣看來,世俗人所說的善惡觀念,分明是和聖人相反。

俗人說是善的,聖人反而說是惡;俗人說是惡的,聖人反而說是善。從這一個觀念,推廣到各種不同的事情來說,俗人所喜歡的,或者是不喜歡的,完全不同於聖人。那還有不錯的嗎?天地鬼神庇佑善人報應惡人,他們都和聖人的看法是一樣的,聖賢以為是對的,天地鬼神也以為是對的;聖賢以為是錯的,天地鬼神也認為是錯的,而不和世俗人採取相同的看法。所以凡要積功德,絕對不可以被耳朵所喜歡的聲音,眼睛所喜歡的景象所利用,而跟著感覺在走;必須要從起心動念隱微的地方,將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滌清淨,不可讓邪惡的念頭,污染了自己的心。

所以全是救濟世人的心,是直;如果存有一些討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愛人的心,是直;如果有一絲一毫對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別人的心,就是直;如果有一絲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這些都應該細細的去分辨。

怎樣叫做陰陽呢?凡是一個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陽善;做善事而別人不知道,叫做陰德。有陰德的人,上天自然會知道並且會報酬他的。有陽善的人,大家都曉得他,稱讚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享受好名聲,雖然也是福,但是名這個東西,為天地所忌,天地是不喜歡愛名之人的。只要看世界上享受極大名聲的人,而他實際上沒有功德,可以稱配他所享受的名聲,常會遭遇到料想不到的橫禍,一個人並沒有過失差錯,反倒被冤枉,無緣無故被人栽上惡名的人,他的子孫,常常會忽然間發達起來。這樣看來,陰德和陽善的分別,真是細微得很,不可以不加以分辨啊!

怎樣叫做是非呢?從前春秋時代的魯國定有一種法律,凡是魯國人被別的國家抓去做奴隸;若有人肯出錢,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向官府領取賞金。但是孔子的學生子貢,他很有錢,雖然也替人贖回被抓去的人回來,子貢卻是不肯接受魯國的賞金。他不肯接受賞金,純粹是幫助他人,本意是很好。但是孔子聽到之後,很不高興的說:這件事子貢做錯了,凡是聖賢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要做了以後,能把風俗變好;可以教訓,引導百姓做好人,這種事才可以做;不是單單為了自己覺得爽快稱心,就去做的。現在魯國富有的人少,窮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賞金就算是貪財;那末不肯受貪財之名的人,和錢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贖人了。一定要很有錢的人,才會去贖人。如果這樣的話,恐怕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有人向諸侯贖人了。

子路看見一個人,跌在水裏,把他救了上來。那個人就送一隻牛來答謝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慰的說:從今以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自動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由這兩件事,用世俗的眼光來看,子貢不接受賞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稱讚子路,責備子貢。照這樣看來,要知道一個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講究是不是會產生流傳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論一時的影響,而是要講究長遠的是非;不能只論個人的得失,而是要講究它關係天下大眾的影響。

現在所為,雖然是善,但是如果流傳下去,對人有害,那就雖然像善,實在還不是善;現在所行,雖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傳下去,能夠幫助人,那就雖然像不善,實在倒是善!這只不過是拿一件事情來講講罷了。說到其它種種,還有很多。例如: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叫做義,但是有的時候,做該做的事,也會做錯,做了倒反而壞事。

譬如壞人,可以不必寬放他,有人寬放他,這事情不能說不是義;但是寬放了這個壞人,反而使他的膽子更大,壞事做得更多;結果旁人受害,自己也犯罪;倒不如不要寬放他,給他儆戒,使他不再犯罪的好,不寬放他,是非義,使這個人不再犯罪,是義,這就叫做非義之義。

禮貌是人人應該有的,但是要有分寸,用禮貌對待人,是禮;但若是過份,反而使人驕傲起來,就成為非禮了,這就叫做非禮之禮。

信用雖要緊,但是也要看狀況,譬如:顧全小的信用,是信;要顧全小信,卻誤了大事;反而使得大信,不能顧全,此變成非信了,這就叫做非信之信。

愛人本來是慈;但是因為過份的慈愛,反而使人膽子變大,闖出大禍,那就變成不慈了,這就叫做非慈之慈。這些問題,都應該細細地加以判斷,分別清楚。

什麼叫做偏正呢?從前明朝的宰相呂文懿公剛才辭掉宰相的官位,回到家鄉來,因為他做官清廉,公正,全國的人都敬佩他,就像是群山拱衛著泰山,眾星環繞著北斗星一樣。獨獨有一個鄉下人,喝醉酒後,罵呂公。但是呂公並沒有因為被他罵而生氣,並向自己的用人說:這個人喝酒醉了,不要和他計較。

呂公就關了門,不理睬他。過了一年,這個人犯了死罪入獄,呂公方才懊悔的講:若是當時同他計較,將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藉小懲罰而收到大儆戒的效果,他就不至於犯下死罪了,我當時只想心存厚道,所以就輕輕放過他;那知道,反而養成他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的惡性。他以為就算是罵宰相,也沒什麼大不了,一直到犯下死罪,送了性命。這就是存善心,反倒做了惡事的一個例子。

也有存了惡心,倒反而做了善事的例子。像有一個大富人家,碰到荒年,窮人大白天在市場上搶米;這個大富人家,便告到縣官那裏;縣官偏偏又不受理這個案子,窮人因此膽子更大,愈加放肆橫行了。於是這個大富人家就私底下把搶米的人捉起來關,出他的醜,那些搶米的人,怕這大富人家捉人,反倒安定下來,不再搶了。若不是因為這樣,市面上幾乎大亂了。所以善是正,惡是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也有存善心,反倒做了惡事的例子。

這是存心雖正,結果變成偏,只可稱做正中的偏;不過也有存惡心,反倒做了善事的例子,這是存心雖是偏,結果反成正,只可稱做偏中的正;這種道理大家不可不知道。怎樣叫做半滿的善呢?易經上說:一個人不積善,不會成就好的名譽;不積惡,則不會有殺身的大禍。

書經上說:商朝的罪孽,像穿的一串錢那麼滿;就彷彿收藏東西裝滿了一個容器裏一樣。

如果你很勤奮的,天天去儲積,那麼終有一天就會積滿。商朝由開國一直到紂王,它的過失罪惡,到此時便積滿了,因此迅速亡國。如果懶惰些,不去收藏積存,那就不會滿。

所說的積善積惡,也像儲存東西一樣,這是講半善滿善的一種說法。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女子,到佛寺裡去,想要送些錢給寺裡,可惜身上沒有多的錢,只有兩文錢,就拿來布施給和尚。而寺裡的首席和尚,竟然親自替她在佛前迴向,求懺悔滅罪。後來這位女子進了皇宮做了貴妃,富貴之後,便帶了幾千兩的銀子來寺裡布施。但是這位主僧,卻只是叫他的徒弟,替那個女子迴向罷了,那個女子不懂前後兩次的布施,為什麼待遇差別如此之大?就問主僧說:我從前不過布施兩文錢,師父就親自替我懺悔。現在我布施了幾千兩銀子,而師父不替我迴向,不知是什麼道理?

主僧回答她說:從前布施的銀子雖然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切虔誠,所以非我老和尚親自替你懺悔,便不足以報答你布施的功德;現在布施的錢雖然多,但是你布施的心,不像從前真切,所以叫人代你懺悔,也就夠了。這就是幾千兩銀子的布施,只算是半善;而兩文錢的布施,卻算是滿善,道理在此。

又漢朝人鍾離把他鍊丹的方法,傳給呂洞賓,用丹點在鐵上,就能變成黃金,可拿來救濟世上的窮人。呂洞賓問鍾離說:變了金,到底會不會再變回鐵呢?

鍾離回答說:五百年以後,仍舊要變回原來的鐵。

呂洞賓又說:像這樣就會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我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鍾離教呂洞賓點鐵成金,不過是試試他的心而已。現在知道呂洞賓存心善良,所以對他說:修仙要積滿三千件功德,聽你這句話,你的三千件功德,已經做圓滿了。

這是半善滿善的又一種講法。一個人做善事,而內心不可叨念,彷彿自己做了一件不得了的善事;能夠這樣,那麼就隨便你所做的任何善事,都能夠成功而且圓滿。若是做了件善事,這個心就牢記在這件善事上;雖然一生都很勤勉的做善事,也只不過是半善而已。

譬如拿錢去救濟人,要內不見布施的我,外不見受布施的人,中不見布施的錢,這纔叫做三輪體空,也叫做一心清淨。如果能夠這樣的布施,縱使布施不過一斗米,也可以種下無邊無涯的福了;即使布施一文錢,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了。如果這個心,不能夠忘掉所做的善事;雖然用了二十萬兩黃金去救濟別人,還是不能夠得到圓滿的福。這又是一種說法。

怎麼叫做大善小善呢?從前有一個人,叫做衛仲達,在翰林院裏做官,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引到了陰間。陰間的主審判官,吩咐手下的書辦,把他在陽間所做的善事、惡事兩種冊子送上來。等冊子送到一看,他的惡事冊子,多得竟攤滿了一院子;而善事的冊子,只不過像一支筷子那樣小罷了。主審官又吩咐拿秤來秤秤看,那攤滿院子的惡冊子反而比較輕,而像一支筷子那樣小捲的善冊子反而比較重。衛仲達就問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那會犯了這麼多的過失罪惡呢?

主審官說:只要一個念頭不正,就是罪惡,不必等到你去犯,譬如看見女色,動了壞念頭,那就是犯過。

因此,衛仲達就問這善冊子裡記的是什麼。主審官說:皇帝有一次曾想要興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橋。你上奏勸皇帝不要修,免得勞民傷財,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

衛仲達說:我雖然講過,但是皇帝不聽,還是動工了,對那件事情的進行,並沒有發生作用,這份疏表怎麼還能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主審官說:皇帝雖然沒有聽你的建議,但是你這個念頭,目的是要使千萬百姓免去勞役;倘使皇帝聽你的,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哩!

所以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下國家百姓,那麼善事縱然小,功德卻很大。假使只為了利益自己一個人,那麼善事雖然多,功德卻很小。

怎麼叫做難行易行的善呢?從前有學問的讀書人,都說:克制自己的私欲,要從難除去的地方先除起。

孔子的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叫作仁?孔子也說,先要從難的地方下工夫。

孔子所說的難,也就是除掉私心;並應該先從最難做,最難克除的地方做起。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他在別人家教書,把兩年所僅得的薪水,幫助一戶窮人,還了他們所欠公家的錢,而免除他們夫婦被拆散的悲劇。

又像河北邯鄲縣的張老先生,看到一個窮人,把妻兒抵押了,錢也用了;若是沒有錢去贖回,恐怕妻兒都要活不成了。於是就捨棄他十年的積蓄,替這個窮人贖回他的妻兒。像舒老先生,張老先生,都是在最難處,旁人不容易捨的,他們竟然能夠捨得啊!

又像江蘇省鎮江的一位靳老先生,雖然年老沒有兒子,他的窮鄰居,願意把一個年輕的女兒給他做妾,願能為他生一個兒子。但是這位靳老先生不忍心誤了她的青春,還是拒絕了,就把這女子送還鄰居。這又是很難忍處,而能夠忍得住的事呀!所以上天賜給他們這幾位老先生的福,也特別的豐厚。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2 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