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楨居士演講集》-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提要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2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提要
佛陀說花果是譬喻菩薩及佛,而眾生則是樹根。所以,沒有眾生,放棄了眾生,就不可能成菩薩,也不會成佛。一切的大願都是以眾生為對象,為根本的;忘了眾生,就失去了學佛的目的,等於想在虛空中建造房屋,怎能成功?
仁俊法師、各位法師、各位同修:
今天想和各位研討的普賢行願,出自《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極重要的經典,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開示佛的境界,導引眾生如何成佛的一部經。經中很清晰的指出成佛的兩項基本要則:
一是不捨眾生。眾生也可以叫做「有情」,即是有情感的生物。眾生的範圍很廣,但對我們來講,最親切的應該是指人類。所以「不捨眾生」這條要則,最容易也是最要緊的,即是不放棄任何一個人。我們要深深體會佛之慈悲廣大的心胸中,是永遠不放棄任何人的,不論這個人是好是醜,是善是惡,是貧是富,既沒有種族國籍之分,也沒有男女老少之別,一樣都攝入佛的悲心之中,只希望人人能離苦得樂,趣向菩提。所以,要成佛必須先從不捨眾生做起,時時將不捨眾生的意義存在心上。
二是行菩薩道。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薩埵是梵音Bodhisattva的中文譯名。在梵文中,菩提的意義是覺,是智慧;而薩埵即是有情,是眾生。所以,菩提薩埵可以有三種解擇。第一種的解釋是發心在求覺悟的有情,譬如各位發了心要求智慧、求覺悟,各位就是發心在求覺悟的有情,所以都可以稱為菩薩。第二種是已覺悟了的有情,諸如具大智慧、已覺悟的行者,都是菩薩。第三,菩提也可作動詞用,覺有情,那就是本大願去覺悟其他的有情,己悟悟人,這種人自然更稱得上是大行的菩薩。
菩薩道就是菩薩應該怎樣存心,怎樣處事,怎樣待人,怎樣修持。簡言之,就是菩薩應該怎樣做人。
《華嚴經》裡面有一個很生動有趣的故事,那是講一位名叫善財的童子,他發心要學佛,可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學菩薩行,怎樣修菩薩道。因他宿世的善根,給他遇上了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指點他去多多參訪善知識,說:「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於是介紹善財童子去拜訪德雲比丘。
善財童子見到了德雲比丘,禮拜請問:「我已發了要成佛普度眾生的心,但不知應該怎樣學菩薩行,不知應該怎樣去修菩薩行。」德雲比丘很稱讚他,因為發心成佛度眾生是一切功德的起源。德雲比丘將自己理解修行的心得都告訴了善財童子。但在末了,德雲比丘說:「大菩薩的境界功德,真是廣大得不可思議,我這一點點法門心得,實在微乎其微,您還得去參訪其他更多的大善知識。」於是又給他介紹了一位善知識。
這樣一位一位的訪問過去,每到一處,那善知識都是將他的擅長教授了善財童子,末了卻都強調大菩薩的境界功德廣大無邊,勸他及介紹他繼續去見其他的善知識。
善財童子一共經過了一百一十個城市,參見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學得了很多菩薩修行的法門,善根逐漸成熟,於是見到了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引他進了莊嚴大樓閣,使善財童子體驗到無量無際真如法界自性的境界,更堅定了他成佛的心願。彌勒菩薩叫他再回去見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這次卻告誡善財童子:不要退失精勤,不要於任何一種善根心生執著,也不要以少許功德而自己滿足驕傲,更要以廣大行願求一切智智,一心求見普賢菩薩。
《華嚴經》這最後的一品〈普賢行願品〉,就是善財童子見到普賢菩薩後,普賢菩薩針對善財的問題──如何學菩薩行,如何修菩薩道,而給善財童子的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各位都是已經發了大心,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都很希望知道如何學菩薩行,如何修菩薩道,所以普賢菩薩答覆善財童子的問題,也正好是答覆了各位心中的問題,因此這一品十分應機。
為使各位對這一段經文有更深刻的領會,我們現在請果豁師敲法器,來帶領我們共同將〈普賢行願品〉朗誦一遍。(大眾共誦〈普賢行願品〉)
各位唸得很好,我覺得各位在唸時的心境都很愉快,這是非常好的。經中說:這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只要一經於耳,即是功德無量無邊;若能以深信心誦此願者,臨命終時,雖一切親人、威勢、錢財珍寶都不能相隨跟去,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即見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
這一段經文,講得何等明白肯定。
我常覺得我們常誦的《阿彌陀經》,對極樂世界的美妙莊嚴及十方諸佛的功德,講得十分明白,但對如何能往生極樂世界,祇說了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對於修持方面的開示只有「發願」及「持名」二點。發願往生西方,持名阿彌陀佛到一心不亂,確乎是基本的修法,可是現代的人,生活繁雜,很難專心唸佛到一心不亂的程度,因此普賢的十大行願正好應機來補足,成為現世離苦增福、臨終往生極樂的具體的修行法門。這是佛菩薩的慈悲安排,真令人心銘。
現在我將這十大行願的標題開列如後:
一、禮敬諸佛 二、稱讚如來 三、廣修供養
四、懺悔業障 五、隨喜功德 六、請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 九、恆順眾生
十、普皆迴向
今天我祇是提要,時間也不允許將每願細講。古今大德對這一品詳細註解的很多,各位應多加閱讀。我這一點僅是拋磚引玉的意思,希望各位略略嚐到一些普賢十大行願的廣大法味。
提要中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在今天開始時提出的不捨眾生,一切行願都是以眾生為對象。各位剛才唸的經文中有一個極好的譬喻:一棵大樹,所以能有茂盛豐富的花果,是因為它有廣大堅固的根盤,倘若根敗壞了,沒有了根,大樹就會枯槁而死,更談不到開花結果了。佛陀說花果是譬喻菩薩及佛,而眾生則是樹根。所以,沒有眾生,放棄了眾生,就不可能成菩薩,也不會成佛。一切的大願都是以眾生為對象,為根本的;忘了眾生,就失去了學佛的目的,等於想在虛空中建造房屋,怎能成功?
其次,我們要體會普賢十大行願的精神,在願文中各位一定也看出,普賢菩薩處處著重於「對象無量」、「境界無限」、「時間無間」,所以整個行願的心胸是無量無邊。現在將我所稍稍體會到的,提出來供各位參考:
一、對象無量
各位:發願能對象無量,實在是極善巧重要的一個訣門,譬如禮敬,平常我們看到一尊佛像,拜下去就祇在拜這一尊佛,功德就限止在此;如果一拜下去,口唸佛號,而心注念於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那心境就擴大到無邊無際,而功德也擴大到無邊無際。這種意念,是很有趣的,讓我來舉一個例。譬如在一月朗風清的夜間,你在曠野中仰望圓月,你看到一輪滿月,一片光明。這時忽然你身旁又來了一個人,也來仰望明月,你會不會感覺到你原看到的圓月,忽然少去了一半?或原有的光明,忽然暗了一半?當然不會。如果來了十個人,同來觀月,不但你所看到的還是一輪滿月,一樣兒的光彩;人人所看到的也是一輪圓月,同樣光明。一萬人,一百萬人都是一樣。明月若僅照著一個人,僅一個人得到光明;若照著一百萬人,就一百萬人得到光明。功德也和明月一樣,對象愈無限量,功德愈是無邊。所以,我們在拜佛菩薩的時候,雖然供著的只是一尊佛菩薩的像,譬如說觀世音菩薩,你在拜下去時應該口唸觀世音菩薩,心念十方三世無量無數的觀世音,接著再口唸心注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尊,這樣就符合了「禮敬諸佛」的大願。
再舉個例以「普皆迴向」來講吧。孩子病了,做娘的求神拜佛希望兒子病好,往往將所做的好事功德,統統迴向給這個兒子,好像多迴向給另外一個人,兒子的福報就要被人分去而減少了。這就同多人來觀月,怕月亮會被人分去一樣。其實你若能在迴向兒子之後,再加上一句願天下一切生病的人,都能離苦得樂,心胸擴大,普及眾生,不但你兒子所得的福報不會減少,恐怕因為你自己心境的放大、悲心的普遍,你兒子的病更容易轉好,這就符合了普皆迴向的意義。
二、境界無限
境界是心境的反映。記得有一次有一位法師教我靜坐,叫我先將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某一點,等到這一點清楚之後,將它漸漸擴大,充滿全身;充滿全身之後,又漸漸擴大,充滿整個房間;又漸漸擴大,充滿所在的市區;又漸漸擴大,充滿了整個國家;又漸漸擴大,充滿了整個地球,再由此擴大到整個太陽系、整個宇宙,無邊無際,這時的心胸境界一無障礙。將這種禪定功夫運用到行願上來,就是境界無限。再講得清楚一點,就是不要自築圍牆。
什麼叫自築圍牆呢?譬如以供養為例,你如果說我祇供養這位法師,而不願供養那位法師,這就是自築圍牆。或者說我只去大覺寺,不去光明寺,這也是自築圍牆,都是境界有限。只信中國佛教,不信錫蘭佛教;只標榜大乘,不願學小乘;甚至只稱讚佛教,不能讚美基督教的長處,這都是自築圍牆,境界有限,不能體會普賢大願的精髓。所以,各位修行十大行願,要處處留心,不要自築圍牆,要學圓滿境界無限的心胸。
三、時間無間
普賢菩薩講得很清楚,而且在每一願末必定強調:「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可見得要無有間斷才是功夫!如果一早醒來,發起悲心,要修菩薩行。到了吃早餐的時候,想想菩薩行可實在不容易做,還是等幾年再學吧!這樣一退心,就有了間斷。或者這個星期天到大覺寺去聽經,下星期天又被朋友拉去打牌了,這又如何能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呢?所以,要無間斷、無疲厭,可並不容易。如果不先培養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次要,將助人離苦得樂的志願放在第一,很難得辦到對十大行願能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的。
我個人的經驗:先將十大行願背得爛熟,然後想如何以身來行這十大行願,如何以口來行這十大行願,如何以意來行這十大行願。慢慢的發覺在行住坐臥、飲食工作之中,會自然而然的和這十大行願相應。或以身行,或以口行,或以意行。到這階段,就可以稍有眉目了。
再其次,我想將十願中的三個行願,廣修供養,恆順眾生,普皆迴向,稍就我所見到的解說如後。希望各位能思維研討,加以批評:
一、廣修供養
修供養除要對象無量,境界胸襟廣大無限,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外,經中還有一句重要的話:「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為什麼呢?「以諸如來,尊重法故。」譬如我們送人禮物,孝順父母,總以對方頂歡喜的為最有意義,供養佛菩薩,其理相同。因為佛菩薩最歡喜使眾生離苦得樂,而佛法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以佛法供養佛菩薩最得他們讚許,功德最大。
那麼什麼叫法供養呢?經中舉了七點。
第一點是如說修行,即身口意業都能依照佛陀的教導去做,這樣做即是法供養,是真真對諸佛如來的供養。
下面三點: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都是遵照佛陀的不捨眾生而來,能如此做,自為十方諸佛所讚許,所以也是功德無量的法供養。利益、攝受也許還辦得到,而代眾生受苦則甚難。有的人會講:「他自作自受,應該讓他吃苦。」所以,去代他受苦,真是匪夷所思。在凡夫的境界,確乎如是。可是若說絕對沒有人肯代人受苦,也不盡然。座中有很多養育過子女的父母,我且問你,當你子女病痛得很厲害的時候,你是不是生起過寧可讓我來代他受苦的念頭?你有沒有聽到過,為了愛情,有的人寧願代他犯罪的情人去坐牢?佛陀視眾生如自己的子女,所以我們如果能把代自己子女或情人受苦受難的心,擴大到代芸芸眾生受苦受難,就是深得佛心。這樣的法供養,其功德真如巨洋太空,不可思議!
再下面三點: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都是遵照佛陀的行菩薩道而來,能如此做,自為十方諸佛所讚許,所以也是功德無量的法供養。經中說,以如雲、如海、如山,這麼廣大豐富的香、燈、資具供養十方三世極微塵數諸佛的功德,還不及法供養一念的功德。希望各位深深體會此意,所以拿整梱整梱的香到廟裡去燒的功德,遠不及一念利益眾生的供養功德。
二、恆順眾生
經中說得很明白,恆順眾生的基本道理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所以,對任何眾生,都要承事供養,如敬父母乃至如來,等無有異。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一點,即隨順眾生並不是說樣樣都照他的意思去做,其關鍵在你是否能對他有益。經中更詳細的說了四點:「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這四點是物質與精神並重的。所以,於諸病苦為作良醫,不僅是治肉體上的病,也要治心理上的病;佛教以貪瞋癡為人類共有的大病,所以,為這種病苦的人,治癒他貪瞋癡的病,是真正的隨順眾生。如果有人叫你一同去搶劫一家銀行,你也隨順他的意思去做了,不但沒有消除他貪瞋癡的病,反而更增加他的貪瞋癡病,這就不是對他有益,不符合這隨順眾生的大願。
佛法是正路,領悟了佛法,得到法喜心安;是光明,是伏藏。所以,沒有機會聽聞佛法的人,等於是徬徨歧途、不知應向那方向走的人;等於是在黑暗之中;也等於是貧乏困窮的人。因此,各位如能隨著你朋友的興趣,設法使他有機會遇到佛法機緣,不論是帶引他和善知識如法師等見面,聽聞佛法,或介紹他們閱讀佛書,都是恆順眾生,功德無量無邊。
三、普皆迴向
《華嚴經》到〈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已經可以說是佛法中教導我們行菩薩道的總結;而這普皆迴向,則把禮敬諸佛乃至恆順眾生的一切功德,統統迴向給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這種不捨眾生的菩薩行,更是總結的總結。怎樣迴向呢?經文中說:「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各位要學普皆迴向的大願,就要把這幾句話熟記在心。在做任何好事功德時,於你本來要迴向的目的外,都加上這一段迴向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惡念不起,善事速成的普皆迴向。
迴向的心愈大,功德也愈大。上節還是願令眾生離苦得樂,經中緊接下去的一段則和法供養中所提到的代眾生苦相同。經文中說:「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這種迴向,就是大菩薩的境界,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宏願,充分表現這種代苦迴向的大願力,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做得到,只可以慢慢的培養出來。倘若先能夠常常不忘記別人,為別人著想,希望別人快樂,幫助別人離苦得樂,久而久之,你的胸襟自會擴大。看年高的人都似你的父母,看年輕的人都如你的子女,就會興起:「啊喲!他做了壞事,惡有惡報,這惡報讓我來代受吧!使他能夠解脫,走上人天無上菩提的正路。」這種心胸,才是十大行願普皆迴向的更高境界。
世間如沙漠,眾生苦焦渴,點滴之水,都能活命,願各位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體會普賢菩薩教導善財童子十大行願的期望,我們也要念念不忘佛陀不捨眾生的心胸。
願大家菩提增長,法喜無量!
謝謝各位!
(一九八二年三月講於紐約大覺寺)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