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研究》十四、什麼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十四、什麼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什麼叫做「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這個名詞,聽起來很普通,凡是稍稍接觸過佛教的朋友,就知道要布施。向佛寺捐錢、供養法師,都是布施,但這只是布施的一小部分。布施的意義,事實上非常廣,大體而言,佛教提倡的布施可以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進一步則可分為著相布施或住相布施,及不著相或不住相布施。
依彌勒菩薩的說法「檀義攝於六」,這個「檀」是梵文布施的譯音,所以檀就是布施。彌勒菩薩說,布施的含義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所以說攝於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布施在佛法中是一個極重要的法門,也是極重要的修福法門。因此,我想多舉些例子,使這個法門在各位心中逐漸培養純熟,進而隨時隨地若無其事的行布施,這就近乎佛說的「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了。
(一)、財施
財施是將你有的資產,包括金錢與其他的物品,捨捐出去令人得益。從佛法觀點而言,你勸人行財施,或者讚歎他人財施(隨喜),這兩種福報是一樣大的。現在我舉幾個例子,如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是財施,因為佛、法、僧能使人得到智慧,得到安慰,離苦得樂。再如捐款給慈善機構、孤兒院、養老院、醫院、佛寺、教堂、圖書館、學校等也是財施,都能令人得益。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我那裡有那麼多的錢財可以到處布施?不錯,要知道「捨」本來是不容易的,唯其難捨能捨,福報才大。同理,在學校讀書,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好分數的,只有勤學肯讀的學生才能得高分。可是,如果財施太勉強,而引起後悔煩惱,就譬如讀書如果太苦讀,將身體弄壞了,則有失中道,這並不是佛教所倡導的。以我個人的經驗,能多接近善知識,試觀想眾生本空,都能使你習慣行於財施。
(二)、法施
嚴格來講,法施是要將宇宙真理或佛法所謂的正知正見,介紹他人。廣而言之,如助人有機會聽到、談到或看到正知正見的佛書;又如你義務幫忙使法會辦得圓滿,參加的人法喜充滿,也都算是法施。所以,法施並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後才能做。你替佛教團體流通佛書,幫助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弘揚佛法,也是法施。再進一步言之,教師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醫生、護士為人講解醫學常識,傳授身體的保健方法;社會服務者給人以適時的安慰,提出善意的建議,使人內心得到寧靜,使家庭和諧,社會安寧。凡此種種的教授宣揚令人得益,雖說有程度深淺的不同,但都可以說是法施。
(三)、無畏施
凡是以大悲心助人或其他眾生,如畜牲、野獸等,減少消除其恐怖、憂慮、苦難的都屬於無畏施。一般而論,醫生、護士、律師、警察都是施無畏者。
各位要知道,父母對子女也是施無畏,而子女對年高需人照料的父母,也有很多極好的施無畏的表現。
以上所講是佛教所提倡的三種基本布施,但上面所舉的例子大都是著相的布施,還不能算是「於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的布施,是不著相布施或不住相布施。不過在未談不住相布施之前,我想先將彌勒菩薩對布施的看法介紹給各位。彌勒菩薩在他的〈金剛經頌偈〉中說了這麼一首偈:
檀義攝於六 資生無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為修行住
第一句「檀義攝於六」中的「檀」,是梵文DĀNA的音譯,其意為布施。「檀義攝於六」說明布施的含義是攝,攝就是攝受包含。攝於六就是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如何攝呢?偈中的第二和第三句說「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資生無畏法」是三個名詞,資是資產,資生就是供給眾生物質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所以資生就是財施;無畏是無畏施;法是法施,所以資生無畏法就是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布施。
「此中一二三」是說明財施、無畏施、法施是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法門相互攝受的。這六種法門中的第一種──布施,可以攝資生(即財施),所以是一對一。持戒和忍辱也很清楚,一個人如果持戒嚴謹,能忍辱,則不會惱害眾生,也不可能使眾生起恐怖心,可使眾生減少畏懼,這等於檀義中的第二種──無畏。所以,六種之中的持戒、忍辱二種,和資生無畏法中的第二種──無畏相攝,二對二。助人精進、修持習禪及教授般若等大乘教義,令生智慧,就等於法施。所以,六種之中的精進、禪定、般若三種,即和資生無畏法中的第三種──法相攝,三對三。因此,一對一,二對二,三對三,偈中簡說為「此中一二三」。偈的第四句「名為修行住」,是彌勒菩薩的結論,就是說檀是我們應該努力修行的法門。
再用另外一個方法來說明布施可以含攝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法門。布施是捨;捨你喜愛的東西使人得益。持戒是捨;捨貪、捨瞋。忍辱是捨;捨瞋。精進是捨;捨懈怠。禪定也是捨;捨去散亂和昏沈。般若當然也是捨;捨癡,捨執著,捨著有、著空,也可以說捨兩邊,捨相對。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是捨,也就是將布施的意義發揮到極端,包括一切大乘的精髓。
布施波羅蜜多
以上我們雖然討論了很多有關布施的意義,但實際上尚未談到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換句話說,我只講了布施,但還不是布施波羅蜜多。以上我所講的,還是著相或住相的布施。
現在讓我來舉一個例子,譬如我現在在紐約僑聲廣播電臺講「金剛經的研究」,雖然也可以說是法施或布施,但是我心中有一個我在講,有聽眾在聽,有我是在講「金剛經的研究」的念頭,我某個時候開始講,十五分鐘之後要停止,這就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有時我還會生起我的國語口音準不準?或者會不會講得太深了?甚至會想到底有多少人在聽?諸如此類都叫住於相或者著相。所以,我講《金剛經》雖然是布施,但並不是《金剛經》中的「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波羅蜜多。
簡而言之,「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也就是已渡過了生死苦海而到達彼岸。著相布施所得的果,自然是著相的果。什麼是著相的果呢?就是還在六道輪迴中的果,可能是昇天,可能是下世富貴如意。這種布施所得到的果是生死果,尚未解脫,還有墮落的可能,這並非佛陀教導我們的究竟目的。因此,佛在《金剛經》中強調「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所謂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的布施。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相,所以概括地講,佛陀所強調的是要我們學不住相布施。那麼要如何才算是不住相布施呢?
第一,我們要弄清楚,不住相布施並不是說沒有相,或者不行布施,你還是要努力的行於布施,行布施就一定有相,這個關鍵在不著或者不住,要對相不著,對相不住。什麼叫「著」或「住」呢?你只要記得一個簡單的原則,凡是有分別、有相對的觀念,就是有住有著。
舉目望去,到處都是相,如果你覺得這個相好看,那個相不好看,一有分別就是著了相。如果你覺得這個比那個值錢,一有了相對的比較也是著相。因此,如果你說你所做的任何好事都是為了子孫好,讓子孫有福報,這不但有人我之分,而且有好壞相對的比較,所以也是著相。還有一點我要強調的,如果你說我心中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這樣你也著了相,著了空相啊!這個著「有」和著「空」雖然很難懂,但非常重要。
普通我們講著相,大都指著「有」而講,譬如善惡、好壞、多少,都指著「有」,著「有」還有辦法補救,如果著了「空」就麻煩了。現在我們來談談什麼是空?有的人一講到空,就認為什麼都沒有,都是空的。既然什麼都沒有,就不必在乎,變成消極或隨心所欲的做起壞事來,殺人放火等。可是他忘了,雖然說什麼都沒有,他這個我還存在,因果還是控制著他呀!所以,六祖說:「這等人不足與語。」佛經中也說「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所以,我們研究佛法,特別是研究般若,一定要先明白佛經裡所說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所感覺到的相,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剎那在變,是不可捉摸、非永恆存在的,因而給它一個名詞,中文譯成「空」。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無所有,不是沒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積極的行「不著相的布施」,不要對布施時的相起分別心或計較心。
第二,我們不可否認,既然得生為人,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以往無數世的習氣和業緣,這種習氣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多世的業緣,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今世的遭遇,這些都不是讀幾本經,燒多少香,拜多少佛,打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變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著,或者對事、對境不起分別心,或不起相對的比較觀念,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禪宗裡所謂的頓悟,也是修了多少世而得,並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運用他的神通,將你點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而是要腳踏實地,痛下功夫的。在此願將個人的兩點淺見提供諸位參考,請各位指教。
一、學佛修行要有正確的方向:依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指示「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這是以廣大心發大願。如何滅度一切眾生呢?「布施」,盡一切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忘布施、行布施,將布施和你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如此以久遠心行大行。《金剛經》中所講的大願大行,實在是大悲世尊給我們最明確的指示。所以,能依此方向行之,你就不會走錯方向。
二、要有耐心:要存久遠心,不要急於求有所得,或求一切順利。逆境有時是不可避免的,逆境來時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佛菩薩不保佑,要多念《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等,而將功德迴向給過去世及現在世的怨家親友,以一切眾生為對象,將「我」的觀念逐漸淡去。
講到這裡,有人會問:「你所講的全都是著相的行為」!是的,現在我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是年輕力壯健步如飛的人,在你家客廳裡散步,請問,你有沒有想過這樣走會不會跌倒?應不應該扶桌邊或者扶牆走?我能不能將背伸得直?我想你的答案是一定不會的,你根本不會去想它。在這同時,客廳裡還有一個兩歲的孩子,半爬半走的正在學走路,他一會兒扶桌子,一會兒扶椅子,轉眼間又在地上爬。看到這種情形,你自會想,唉!我兩歲的時候,不也是這樣走的嗎?這就是於法有住和無所住的區別。如何方能學「於法應無所住而行於布施」,相信各位已經得到答案了。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