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研究》十五、為什麼佛要問「虛空可思量不?」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十五、為什麼佛要問「虛空可思量不?」
《金剛經》中佛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接著佛又問須菩提「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各位有沒有想過,佛為什麼要問這兩個問題?對於福德不可思量這句話,佛不是已說得夠明白了嗎?為什麼又要問須菩提東方虛空可思量不呢?
從這兩問句表面看,好像是在強調不可思量,所以須菩提答了「不也!」之後,佛說:「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可是我覺得意未盡於斯。
第一個實驗:虛空觀
現在我想請各位作一個實驗,我不曉得各位現在是在什麼地方?可能在房間裡,也可能在室外。我現在問:「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你且向東方看,我好像聽到不少回答:有的說我看到東方,東方是牆壁;有的說東方掛著一幅畫;有的說東方窗外有一棵樹;有的說東方滿天是烏雲;或者東方我看見一輪明月;或者朝日初昇好像沒有人說看到虛空。各位,你明白了沒有?這就是著相。你的心止住在牆壁、在畫、在明月你就著了相。好吧!請你現在將眼睛閉起來,將全身放鬆,愈鬆愈好,將你的心一直向東方衝出去,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你一直向東方衝,衝向了無止境的東方,現在怎麼樣了?你還著什麼相嗎?你說「不著了!」不對,你還是著相!
在禪宗的教法裡,講到此處就不該再講了,要讓聽的人自己去找答案。為什麼我還著相?著的是什麼?不過我沒有資格作禪師,我至少要給各位一個答案。各位,你著了東方之相,你有一個向東方看的觀念在你的心上,對不對?也因此佛陀在《金剛經》中接下去又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現在你再試試看,仍然是閉著眼睛,放鬆身心,將你的心向四面八方擴大開去,這可並不容易啊!你試試看。從前陳健民老居士喜歡用一個圓氣球作譬喻,他說:「好比你是在氣球的中心,觀想將這個氣球向四面八方盡量擴大、大、大,一直擴大,這個氣球就越來越大。」你能作這樣的觀想嗎?試試看,訓練一段時日,等你覺得沒有這種困難時,再觀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虛空不可思量,慢慢的將眼睛睜開一些,但不要讓眼前的東西阻擋你的觀想,視若無睹的,仍然觀想無邊無際的虛空,不可思量。現在眼睛再開一些,一直到你的眼睛全開,而眼前靜物不能牽動你的觀想時,開始放一些有規律運動的東西在你眼前,如有秒針的鐘,試試看它會不會影響你的觀想。這時可能滴答滴答的聲音會影響你,但你不要去理它,你的心仍在無邊無際四面八方的虛空不可思量。等到這樣的觀想有把握了。你可以考驗一下,坐在電視機前,將電視一開,試試看你的心是不是仍在虛空不可思量上,若沒跟著電視畫面的表情走,你的功夫就很不錯了。
大悲世尊問「虛空可思量不?」其實是在指示我們,如何訓練自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的禪定觀想法門。這是我介紹給各位的第一個方法,這個方法能使你的心境擴大,執著減少。倘若你能再配以諸法因緣生的教理,體會諸法當體即空,則在觀想虛空時,就不必特意超越你眼前的一切事物,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礙你的觀想,因為它們都是因緣聚合而生,緣聚緣滅,並非實有,當體即空,這就合乎大乘佛法的修持。為方便記憶起見,我給這種實驗一個名詞,叫「虛空觀」。
第二個實驗:原子觀
「原子觀」又稱「原子能觀」,是我介紹給各位的第二種方法。上面所談的虛空觀,是觀想虛空,觀想一切物質眾緣和合當體即空,主要是對治我們執著物質習氣的方法。原子觀則是將各種複雜的表相,用分析的方法,將之還原至基本因素,這種方法主要是對治我們執著情緒的習氣。我先舉一個例子,各位可以看出人的情緒因何而生。現在請各位開始想像。我們有三樣東西:一只純金的結婚戒指,一個金鑄的十字架,一塊十兩重的黃金。各位一定同意,看到這三件東西的人,會因人而異,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新婚熱戀的少年夫妻和結婚多年又經常吵架的夫妻,他們對結婚戒指的印象,可以說完全不同;年輕的一對,會對他們的結婚戒指十分珍惜;可是吵架的一對,就可能產生厭惡的心情。虔誠的基督徒和回教徒,看到一具金鑄的十字架,他們所產生的反應又是天地之別;基督徒可以膜拜再三,而回教徒卻回憶起在學校讀過十字軍的殘暴。至於那塊十兩重的黃金,大部分的人看了都會喜歡,但也有視若無睹的。結婚戒指、十字架、黃金在佛法中都叫做相,這種表面上顯現出來的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千差萬別,珍惜、厭惡、崇敬、瞋恨。為什麼我說它們是表面上顯現出來的相呢?因為它們全是純金製成,如果上面這些人只看到金子,而不看見戒指、十字架等相,則可以皆大歡喜,不會產生複雜的情緒,各位說對不對?
現在我再舉一個例子,我這裡有三堆東西:一堆是黃金,一堆是泥土,另外一堆是狗糞。各位看了印象如何?大部分的人都會說喜歡黃金,泥土無所謂,狗糞則厭惡的避開。現在各位已經明白,這也是不同的相所引起的不同情緒。若以現代科學常識來分析,黃金、泥土、狗糞都是原子所組成。如果你看它們都是原子,那麼這些東西在你心裡又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喜不喜歡,討不討厭的?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包括你、我在內,都是原子組成的,既然全是原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在二十世紀初期,人們認為原子是宇宙間最小的因素,小到不能再分,它好像是一個實體的單位;直到近百年來,由於核子能的發現,才知原子也是人假定的一種「能」的表相而已。其實這些都是「能」,因種種因緣而顯現出來的表相,人類就因為這種變化多端的表相,而生出複雜的情緒,造成社會的喜怒哀樂。依佛法講,業報因果,生死輪迴,無不由此而生,實則都是能的變化,並無實質。包括「能」在內,都是我們人類定出來的假名,為了說話方便起見,我們稱它是能,稱它是原子,稱它是狗糞,稱它是泥土,稱它是黃金,稱你叫我。
現在,我們來看《金剛經》中佛陀說的兩句話:「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在佛陀的時代,一般人都認為微塵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質,而世界是最大的。可是佛並沒有肯定微塵是最小,世界是最大。佛說微塵不過是顯現在人心目中的一種幻象而已,而人類給它一個名詞叫微塵,所以說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同理,世界也不過是顯現在人心目中的一種幻象,人給它一個名詞叫世界,所以說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在微塵與世界之間,包括了無數無量的物質,有情無情的眾生,又有那一種不是「即非」與「是名」呢?
佛陀是一位既慈悲又有智慧的老師,他總是講一般人聽得懂的譬喻,如果佛生在今天,很可能他會說原子非原子是名原子,宇宙非宇宙是名宇宙,而不用微塵和世界來作譬喻了。名稱是改了,但道理還是一樣的,這就是我介紹給諸位的原子觀。
我們以X即非X是名X的公式,應用在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上,還有什麼相可著可住呢?話雖如此,可是各位不要忘了,不住相並不是沒有相,不住相也不是不布施。在虛空觀、原子觀的心情中廣行布施波羅蜜多,這就叫做「如所教住」。
以上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各位研究佛陀在《金剛經》開始時答覆須菩提的兩小段經文。佛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佛陀教我們要以廣大心發大願;「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眾生當體即空的般若大智;「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是成佛之因的無相大行。這大願、大智、大行就是諸菩薩和大菩薩們所走的菩提正路。我們若能以這幾句話作為修行做人的指針,則不論修何種法門,禪淨顯密,視各人宿根因緣,都會成就,這就是我加強解釋的原因。
依我個人的淺見,《金剛經》到「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這段時,佛陀已經答覆了須菩提的問題,開示了一般人應學的修行途徑,可以說已告一段落了。經文自此之後,都是佛陀在解答須菩提心中的疑問。這些疑問,大部分都是須菩提才一轉念,佛陀已經知道,遂以反問須菩提的方式,使他領悟,進而講出答案。因為須菩提心中的念頭,結經的大德沒法在經中記錄下來,所以《金剛經》的經文給讀者有很多段落和不相連貫的印象。其實自始至終,《金剛經》都是以須菩提的心念為貫串,並且須菩提的心念是逐步深入,所以這部經文也是逐層推進。此所以通理法師在《金剛經新眼疏》中有信、解、修、證的次第之分;而明朝憨山大師著的《金剛經決疑》中,列舉須菩提心中的三十個疑問,更是與其他註解不同,值得各位參考。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