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研究》三二、修福

2
點擊 2229
發表於 2017-05-15 13:43:43

《金剛經的研究》三二、修福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三二、修福

今年在莊嚴寺夏令營中,我以「願力」為題,作了一次演講,引用《了凡四訓》中袁了凡所發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舉人的願。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說:袁了凡的許願,只是為了他自己想中舉人,何以福報能有如此之大?他覺得我這個例子舉得並不恰當,遠不如第二個例子,為居和如繼續每晨唸《金剛經》,那才是真心大願,應該感得大的福報。

這位朋友自有他的見地,我很欽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對佛學中的幾個術語: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對通常所謂的「修福」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以幫助我們的修持。這是今天應繼如法師之囑,來大覺寺和各位同修研究這個題目的緣起。

凡是學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樣才是修福,應該是我們都希望明白的課題。我今天並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論,而是想尋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們可在不知不覺中,符合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做功德的正知正見。

求福、修福、做功德都是佛教所提倡的事,但是這些「因」所能結出的「果」,卻有程度深淺的不同,究竟不究竟的差別。所以,求福並不是修福,做福德也並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成三個段落來和各位研究: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麼不同?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麼不同?三、我們應該怎樣修福?

(一)求福和修福

在說明什麼是求福,什麼是修福之前,我先舉幾個例子請各位來評定,也許可以幫助大家對求福及修福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例子:在莊嚴寺觀音殿的正中,有一尊五彩的瓷質觀世音菩薩像,旁邊站著一位張著笑口、活潑可愛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見有一對年輕男女,很虔誠的跪在觀世音菩薩面前祈求。這位年輕的太太看見我在邊上,很自然的問我:「請問你曉得這裡的籤筒在哪裡?」我說:「這裡並沒有求籤設備。」她說:「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觀音菩薩答應不答應呢?」我說:「你不妨拋一個二毛五的角子,看見老鷹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觀世音菩薩已經答應了你們嗎?」他們大概很同意這個建議,馬上拿出一個角子,又祈求了一回,往上一拋,只見他們都望著地上,滿臉笑容的又拜了一拜,高高興興的走出殿門去了。

各位覺得這對年輕男女是在求福呢?還是修福?(回答幾乎都是求福。)

第二個例子:中國唐朝時代,有一位玄奘大師,就是通俗小說《西遊記》中所說的唐僧。他千辛萬苦,冒了生命的危險,經過沙漠地區,遠去印度,收集了許多佛經,攜返中國,然後以他一生的精力,將很多經典譯成中文,是一位奠定佛教在中國發揚光大的重要人物。各位常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他翻譯的。

各位,玄奘大師取經譯經,是求福呢?還是修福?(幾乎一致答是修福。)

第三個例子:大約兩年前,那時和如紀念圖書館正落成,《金剛經的研究》這本書也已出版。我收到一封不具名也沒有地址的短信,大概是一位女士寫的。她說:她讀了我的《金剛經的研究》,對於居和如十八年每日早晨唸一遍《金剛經》的記載,覺得唸《金剛經》有這樣的福報,實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個好丈夫,死後還造圖書館紀念她,很受感動,現在她也開始每天早晨唸一遍《金剛經》。

各位,她是為了求福呢?還是在修福呢?(回答頗不一致。)

第四個例子:就拿《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的第三個願──做三千件善事,求中進士為例,袁了凡中了進士之後,奉派至四川做縣官。明朝時代,縣官的權很大,他可以不必請示上司,決定變更老百姓應繳納的糧稅。袁了凡做了縣官後,體恤農民的艱苦,下令減稅,萬民騰歡,感得神明託夢,說他這一件減稅善舉,已滿足了他做三千件事的誓願。

各位,袁了凡減稅這一個決定,是為了求福呢?還是在修福?(有的答:袁了凡是在還他求中進士的願,應該說是求福。有的說:袁了凡的減稅,是為萬民著想,心中甚至於並不一定有還願的想法,因此他這一舉動,應該算是修福。)

各位,您們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較簡單明瞭。所以讓我們先來研究修福。因為我近年來讀誦研習,都以《金剛經》為中心,所以想以《金剛經》中對「修福」的觀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常唸的《金剛經》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在他所譯的《金剛經》中有這麼一段:佛說後世「有持戒、修福者」,於佛所說教理,「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裡鳩摩羅什用了「持戒、修福」四個字。在《金剛經》的另一種譯本中,即玄奘大師的《大般若波羅蜜經》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師將這四個字譯成「具足尸羅,具德具慧。」尸羅是戒字的梵文音譯,所以「具足尸羅」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換句話說,要具備德及慧兩個條件,方是修福。

什麼叫德?佛書中有這麼一句經文,叫「善滿稱德」。通俗些講,就是說你善事做到家了,稱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別,這其間相差很遠,我們在第二點討論中,將細細研究。這裡玄奘大師所用的「具德」,應該說是福德和功德兩者俱備。換句話說:修福的人不是單做福德,也須做功德。

什麼叫慧?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經中就叫般若,這是梵文Prajñā的譯音,讀作「鉢弱」(ㄅㄛㄖㄜˇ)。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還得修慧,六波羅蜜中的禪定,般若都包括在內。

因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一定心胸廣大,我執輕微,以眾生為對象,以普度為願力,這就和求福只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財富、名望、權勢等有了極大的不同。

不過話得說回來,「修福」固然是我們學佛人應該致力學習的法門,但「求福」還是值得提倡。這不但是因為能求福總遠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當今這個時代,高談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論為己為人,不論是大是小,我們都要讚揚稱頌。對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會慢慢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優勝嚮往,這是修菩薩行的同修們應該特別注意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

禪宗裡有一個很出名的掌故,那是達摩祖師初到中國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機的對話。梁武帝聽說西天竺有一位大德來臨,就興致很高的接見他,並問達摩祖師:「我一生造廟度僧,布施設齋不計其數,請問我的功德大不大啊?」達摩祖師的回答:「實無功德。」這一來話就講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逕回後宮去了,自此不再見達摩大師。

《六祖壇經》中韋刺史以此掌故請教六祖惠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變作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講了很多道理,結論是:「功德需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有別。武帝不識真理,不是我祖師有錯。」六祖所講的道理,恐怕不是我們完全能聽得懂,各位有興趣研究,不妨請看《六祖壇經》〈疑問品〉。我現在只選出其中一、二點,相信我們可以逐漸做得到,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說:「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吾我自大,常輕一切,即自無德。」又說:「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即不輕」就是說不輕視別人,「常行普敬」就是說普遍的尊敬別人。

所以,功德這件事,說它容易,卻又很難,像梁武帝造了這麼多的寺廟,做了無數的供齋、布施。可是達摩祖師說他並無功德;說功德難做,卻又似乎應該我們人人都做得到,因為只要內心謙下,常能尊敬別人(重視別人的意見,對人有禮貌),不自以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聽了覺得如何?

現在我們對「功德」已有了一個約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剛經》中對「福德」和「功德」是怎樣區別的,使我們可以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

我在研究《金剛經》的時候,曾有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鳩摩羅什大師有時用「福德」,有時用「功德」,他是不是隨便使用這兩個術語呢?今天我就不會有這樣幼稚的問題,因為幾年來我覺得鳩摩羅什大師對於字眼的選擇,是十分認真而嚴格的。所以,我們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麼情況下用「福德」,又在什麼情況下用「功德」,就會對這兩個術語有比較清楚的瞭解。

我曾做了一番分析和統計,發覺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個「福德」,用了八個「功德」。概括的說,凡是提到眾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處);凡是說到對《金剛經》經文,信心清淨,受持讀誦,則用「功德」(有六處)。

各位也許會問,還有三處「福德」及二處「功德」是指什麼呢?

這二處「功德」,一是佛說他自己曾供養了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供養諸佛,有極大功德。一是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佛也說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薩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所得的功德大。這裡請各位注意,佛說的是菩薩的布施,並不是我們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剛經》一開始即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又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薩的恆河沙世界七寶布施,則在無量福德之外,更有功德。為什麼呢?佛說:「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不貪著,故說不受,廣行布施而若無其事,所以有無量功德。希望各位細心體會。

還有那三處「福德」呢?那是聞《金剛經》經義而生淨信,受持讀誦乃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換句話說,布施固然有福德,誦經也有福德。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佛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

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進)的因所產生的果。

功德是由對般若經典信心清淨,受持讀誦的因而產生的果。

也可以說,功德是智慧(包括禪定)的結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們應該怎樣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講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弄得頭昏腦脹。讓我來說一個掌故,各位也許可以輕鬆一下。

中國蘇州有一條自鄉間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鄉下人進出。這條街只有六尺寬,名叫六尺巷。這條巷在兩家大宅園(院)的中間,這條巷是怎麼由來的呢?卻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傳說。

從前一家大宅園的主人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鄉管家的一封緊急報告,說隔壁鄰居無理,硬說兩家之間的園地劃界不清。照鄰居的意思,我們得退縮三尺,園地極大,若退縮三尺,要損失很多土地,請示主人,應該如何處理?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報告後,在報告後面批了幾個字:「讓他三尺亦無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後,就將主人「讓他三尺亦無妨」的意思告訴鄰居,鄰居聽了哈哈大笑,對管家說,你看,你主人多麼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氣,我也讓他三尺亦無妨。於是闢出了一條六尺寬的通道,便利了很多鄉人,不必再繞道進城。這條通道,就叫六尺巷。

現在言歸正傳,我們應該怎樣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親友,修福修得很好的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門弄斧,不過盡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個半方法,以作各位的參考。歡迎大家來信批評討論。

(一)不要批評人。這說說容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一個值得介紹的心得,是盡量發覺對方的長處,欣賞他的長處,學習他的長處,讚美他的長處。注意了對方的長處,自會減少批評,又千萬避免在許多人面前批評一個人,或搬弄是非。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實踐普賢十大行願。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每一行願都在修福,其中對一般學佛的來講,懺悔業障及恆順眾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讀誦《金剛經》。勸您每天至少唸一遍。這是出於我親身的經驗,體會到《金剛經》實在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也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無量。

什麼是半個方法呢?如果您和人爭吵生氣,或被人欺辱時,倘能生起「讓他三分亦無妨」的心,往往可以堵住了造惡業之途,開修福之門。這是半個修福的法門,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雙修,謝謝各位。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2 08: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