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研究》三七、《金剛經》與日常生活

5
點擊 3305
發表於 2017-05-15 13:53:22

《金剛經的研究》三七、《金剛經》與日常生活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三七、《金剛經》與日常生活

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五日於慧炬

人的心裡從早到晚,甚至夢中都經常充滿我見。愛、恨、瞋、厭,你對我錯,均是以我做出發點。而一個瓶子若欲裝入東西,此瓶必須是空的,否則東西就裝不進去。同理,我們的心也得要空,智慧才能自然生起。每個人的智慧是本自具足,與讀書多寡或是資質鈍愚無關。人各有智慧,千萬不要輕視自己。而人出生後即受種種限制,如烏雲遮日。若能將限制減到最少,本身的智慧就益能彰顯。此非別人所賜,亦非自外覓得,一切全是緣自本性而生。

茲轉述我的上師張澄基居士所說的一則故事以說明之:

有一發心學佛的年輕人,希望能很快地明心見性,因而到處尋訪善知識,終於覓到一開悟老法師。在其座下歷經三年受教並無所長,因而在老法師重病時,情急之下以刀脅迫老法師教授其開悟之法,法師告之「我縱有法門可傳授,不知你心裡是否有空處可容納?」此年輕人聞言因而開悟。

個人修行《金剛經》,始終抱持如斯體驗,及心空後智慧乃生。而我修習《金剛經》的因緣起於七年前內人往生時,我的心裡彷彿失去了一件珍貴寶貝,也像是迷路孩子找不到媽,不知如何是好?在幫內人念佛八小時後,心空無念,信步入佛堂。首先觸目的即是她每日持誦一次,共唸了十八年的那本《金剛經》。隨即發願將承其願,每日續為她持誦《金剛經》。雖然四十多年前也唸過《金剛經》,看過《金剛經》的解釋,但較之於今,體驗全然不同。倘能每日專心誦持《金剛經》,確有不可思議功德。有一點想提醒各位注意。當我瞥見《金剛經》本即發願,此並非我內心想要如此做,而是我心已空,本身的智慧讓我看見這本經,而這本經在我的本性裡顯現,叫我發此願。

吾輩若想從《金剛經》或其他經典裡得到真正佛法的好處,最重要的就是盡可能地將心空掉,並降低我見與我相。當然,我見及我相之降低並非易事,因我們自小即有強烈的我的觀念。然可轉念漸進修持,及擴大心量,常常把自己的心放在別人身上,多替他人著想。用愛子女的心去愛他人,如此自然而然我見就會減少。諸位不用著急,在《佛藏經》裡,釋迦牟尼說他曾做了多世的轉輪聖王,修了很多功德與福德,雖遇到很多佛,但無一佛替他授記為佛,因此時期仍有「我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的念頭。直至然燈佛時,其我相已除,本性顯露,明瞭無法可得,也無法可說,因而獲授記為佛。故知我相我見是臻至圓滿成佛之障。

人若能改變習氣,即可實際破除我相,而非妄想般地祇想以少用我字而得之。試舉丁太太之例以闡之。有一以罵先生出名的丁太太,曾至紐約大覺寺聽我講《金剛經》,當時我說:「若人常生瞋恨罵人,此人即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她覺得很受用。三週後,她萬分高興地對我說:「我先生非常詫異,竟然有三週之久沒有挨罵。」習氣無論好壞(諸如抽煙、喝酒、賭博、看電視、將佛經輸入電腦等),依《金剛經》的道理來說,全是著我相。人若有我相,就很難進步。佛法的法門,無論是顯教、密教、禪宗或淨土宗,均無高下之分,若能順應眾生根器、福德與因緣,覓得契機之法,一門深入,成佛自是遲早之事。千萬切記莫恣意批評別人,能少批評別人,亦是一減少我見的實修法門。

諸位在演講開始前所看的介紹莊嚴寺幻燈片中的那尊樣子看起來很自在的唐朝古觀音,有一特殊來歷,茲簡述如下:

約於六十五年前,有一丹麥人拿了一破碎佛像(頭與身分家,沒手也沒眼),到一個二十九歲初出茅廬的美國雕刻家處,請其估價修復。因其學西方藝術,自忖無能修理此東方藝術品,故去電丹麥人請其取回。然電話多次都沒人接,按址去找,竟然查無此公司。於是便將之置於閣樓。如此一擱六十二年,丹麥人始終不曾出現。Mr. Rudin也由二十九歲的年輕人變成九十二歲白皤老叟,他聽說離他家三十分鐘車程處,有一批東方人在造一尊大佛,便偕其八十七歲太太一起至莊嚴寺。當時莊嚴寺的大佛頭部甫竣工,正好是卸下石膏打光的第五天,他以藝術家角度去觀賞佛像臉部表情後,非常讚歎,謂為神乎其技。即來找我,說他有一東方藝術品,願以其所花費修復古觀音鼻子的材料費二、三百元賣給我。當時曾以美國佛教會名義寄一正式收購函給他,然始終未獲回音。直至三個月後,其妻前來告知Mr. Rudin已於月前過世。臨終時交代將此由他保管了六十二年之東方佛像捐贈給莊嚴寺。此佛像後由Washington D.C. Smith Sonian Institute鑑定為一千多年之珍貴古佛像,約造於中國長安、洛陽一帶。

從古觀音殊勝來歷的故事中,我體會到兩點很重要的佛理,特此供養諸位。其一,凡事均為因緣合和而生,若逢不如意時,就要忍耐。你想觀世音菩薩都可以等六十二年,為何我不能忍耐呢?因緣之微妙不可思議,可由此唐朝古觀音之獲得而得知。倘若當年丹麥人找的是一位四、五十歲已成名之藝術家,依其技藝必能修復此佛像並轉售給博物館收藏。如果不然,將它束之高閣,俟莊嚴寺興建時,其必已是百歲人瑞,根本來不了莊嚴寺,又Mr. Rudin當年僅有二十九歲,大有可能再去進修東方藝術,為何他始終沒有行動,而只是將它束之高閣,等待有緣去處?又Mr.Rudin出現於莊嚴寺的時機,正好是在大佛頭像造好之後。若是早來了,佛像尚未拆除石模,他就不可能心生歡喜而來接洽。再者,替古觀音修復的陳長庚教授,如果他不來美探親,或是沒有發生「六四」事件,就不會滯留美國來替莊嚴寺修造佛像。而古觀音自古以來歷經多少戰爭災難破壞,由中國輾轉至歐洲復至美國,終極又回歸於中國人之手,由中國人修復,並供奉於中國人的廟裡,受許多人親近禮拜。

由上可知,所有的緣都是何等巧妙,萬緣必須配合。

第二點體認是,不如意的事往往是好事的開端。《金剛經》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為人輕賤,廣義地說即為一切不如意事,包括被人批評、中傷、生病、破財、辱罵(如丁先生挨丁太太罵)等等。而今世會逢此逆境,泰半先世種有許多惡因,於今世成熟。遭逢此境時,要受持《金剛經》的道理,把握這難得消除惡業的機會(如《華嚴經》云:「將善惡業境界做希有觀」),不要去怪罪別人,反而要心存感激其替你消業,千萬不要怨瞋相對,否則他沒功德,你也種了惡因。我們念《金剛經》,如能將之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一定會得大利益的。

演講至此,沈博士預留時間,讓聽得津津有味的聽眾自由發問,場面踴躍,感謝沈博士不忍台灣佛子們求法若渴之心,慈悲地一一解惑,特此將問答摘述如下。

問:《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沈博士在所著《金剛經的研究》一書內提及「剷除與建立」,是否可詳加說明之?

答:《金剛經》裡的這二句話,相當重要。人所想到、看到與聽到的相,都不是真確實有的。假如我是色盲,則你我所見東西之顏色必是不同,反之亦然。究竟是你還是我對?非常難說。眼睛僅是工具,會改變的(會老、會花、需帶眼鏡)。而人眼有好壞之別,較之於狗,又不如之。再與鷹比,更加不如。故我們的肉眼,實在靠不住。同理推演,我們的耳朵、鼻子、腦筋等等,也是如此不可靠,但人往往將之當為實有,若失去,即生煩惱,得到則高興無比。而此煩惱與喜悅全是經由不正確的感官思想所生,我們生而為人,當然不可能不用眼睛,建議不妨先將此道理放在心上,遭逢順境或逆境時再靜思之,或許會因而心寬。例如內人往生時,我覺得彷彿失去一無價寶,於是告訴自己,世間一切事物僅是「虛妄非為實有」,猶若《金剛經》內云「如夢如幻」。今日的演講會亦是如此,縱使不是夢,也是「如露如電」,三十分鐘後,就人去廳空了。再進一步想,諸位初入此會場時,與現在情形是不一樣的。因每個人都在改變,是故世間無恆常不變之事。人應活得輕鬆自在,勿為境轉而生煩惱。煩惱與憂慮令人傷身,希望諸位多加保重,透透徹徹地去觀你所擁有的人事物,悉為非實有,若能不受外境干擾,如此本性即可顯現。再以自身為例,若能心空則見諸相非相。我因心空,本性顯露,故能看見《金剛經》本,而發出宏願(不是三年或五年,而是沒有時間之限,是生生世世),每天持誦《金剛經》。希望大家都能發大心發大願,少瞋少取少批評,甚至少罵孩子等,如此心胸才能越來越開闊。

問:您說「心空才能有所接受」,而要如何才能達到心空的境界?

答:所謂心空,就是任何時候都是三摩地,也就是本性都在大定之中,這是成佛境界,我們凡夫很難臻至,但可以慢慢地盡量將心空出,減少我相,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想到佛與眾生平等,盡力助人,如此心自然而然為之而寬。心空了,本身的智慧即可彰顯出來。

問:持誦《金剛經》是否應該吃齋?

答:持誦《金剛經》無關吃齋。持誦《金剛經》,悲心會越來越大,自然不想殺生,因了知所有眾生與我無二無別。除卻不殺生外,也應珍惜福報,不要隨意浪費可用物資。

問:何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係梵文音譯。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三是正,藐為等(平等),菩提為覺(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唯佛能達無上正等正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希望學佛成佛之心。

問:《金剛經》中有許多四句偈,其中沈博士覺得最受用的是什麼?

答:個人覺得句句都受用,但看個人根器。只要能與之相應,即可得到好處,一如六祖惠能大師之聽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大徹大悟了。

問:沈博士修習《金剛經》這麼多年,感應必多,是否可敘述些以激勵大家去修持《金剛經》?

答:諸如前言,古觀音像歷經六十二載,輾轉由中國至丹麥到美國紐約莊嚴寺,以及莊嚴寺之興建,均為不可思議的感應。

問:唐朝德山禪師畢生研究《金剛經》,並著有其研究心得《青龍書鈔》,為何會不了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道理?他到底應用什麼心去吃那賣點心老太婆的點心?

答:現在心、未來心與過去心全是妄心,非清淨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事實上,過去心已滅,現在心不停,未來心未生,所以根本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心,也就是無心可得,若有心可得,就非大德。只要德山禪師本性顯露,即可瞭解。

問:《金剛經》中有許多三聯句:「佛說⋯⋯即非⋯⋯是名⋯⋯」若懂得三聯句的意思,對《金剛經》大概就能瞭解,煩請沈博士舉例說明,讓大家開悟一下。

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譬如有人叫我沈家楨,有的人又稱為C. T. Shen,有的人說我是八十三歲的人,又有人說我是六十歲,實際上都不是,因為這是在本性裡今逢此因緣所顯現之相。事實上,無論東西大如世界或小若微塵都是虛妄,絕對沒有此物。只因我們眼睛看到這些東西,為方便稱呼故,給予名字,而這些名稱都是人給的。此即經上所云「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等等許多三聯句之義。人生並不長久,應珍惜做人的時間,充分利用,少有分別心,廣結善緣,盡力助人,培養悲心,自然而然會走上善途。

問:請解釋什麼樣的人是有非法相的眾生?如何度他入佛門?

答:《金剛經》內有法相非法相一說。非法相實際上即是空相。有些人覺得什麼都是空,故很消極,不信因果,胡作非為,此即非法。而度之並無定法,需下功夫去了解其環境、背景。善巧方便,慢慢引入佛門。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

問:波羅蜜,唐譯到彼岸。此岸係相對時空,即生死輪迴,彼岸係絕對時空,即真如佛性。從相對時空超越絕對時空之境界如何?

答:因個人仍在此岸,故難以回答此一問題。實際上,此岸彼岸都是人相對的觀念。若到了對岸,就無所謂此岸彼岸。故《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若已上岸,船槳及划船方法就用不上了。所謂相對時空,我們現所處的即是,人因受眼睛、耳朵等種種感覺的限制,祇能體會到時間、空間等四度空間,因而有種種痛苦與煩惱。實際上並非如此。《華嚴經》上,佛在成佛後,已感到宇宙有多重空間。倘發問的大德想研究相對時空與絕對時空等問題,可去研究現代物理學。

問:鄙人未念過《金剛經》,但聽完沈博士的開示略有感觸。《金剛經》的菁華,似乎是讓人修持,去除「我相」,但執意去除我相,這種修持法就已著了相。聽沈博士講到佛陀,對於「去我」都相當不易,更遑論常人如我等,是否因緣未到,難達「無我」之境,只有平日修行得法,因緣成熟了,才有可能修到「無我」之境?

答:能有此問即非凡夫。實際上,成佛並非易事,不可一蹴可幾,成佛雖是我相,但卻是方向。不用怕難,祇要常常保有佛心,盡力而為,我相即可減低,朝此方向去努力,成佛自是指日可待。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1 06: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