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研究》三八、《金剛經》的日用(二)

8
點擊 5852
發表於 2017-05-15 13:56:13

《金剛經的研究》三八、《金剛經》的日用(二)

轉貼自: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ToWisdom_SJZ01

三八、《金剛經》的日用(二)

一九九五年五月在台灣四次講演紀要

我覺得各位的福報實在很大,了不起!今天下午我去了一個地方,回來的感覺就像《金剛經》上面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為什麼會這樣講呢?因為今天下午去的地方,把我帶回一千多年前,看到唐、宋時代的許多佛菩薩像。我看到這許多佛菩薩像,就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莊嚴美麗,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感動,又像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大陸。今天非常高興,跟各位介紹這個地方,不曉得各位去過沒有?那就是善導寺。善導寺上面有一所佛教美術館,裡面有許多佛教的寶物,都是很難看得到的,希望大家去看一看,結個善緣。

我們再想一想,各位!台灣的同胞,你們的福報真是不錯。這三、四十年來,一直都是很不錯的經濟繁榮盛世,這並不容易!中國人有三、四十年平安富裕的歷史紀錄並不多,老是一會兒戰爭,一會兒災荒。這一次我來台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紐約莊嚴寺的大佛已經造成,大殿重要工程部分已經發包出去,預計今年可以殿架造成,內部的佈置明年可以完工,暫定後年開光,那是一九九七年的春天。剛才莊南田董事長,他也是美國佛教會的董事,歡迎、建議各位,大家一同去參加開光,那真是太好了,實在令人高興!

我在美國四十七年,在這四十七年裡面,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國人對中國人態度的改變。記得到美國大概兩年的時候,有一天在路上,有一位道地的美國人跑來招呼我,說:「Hello! Mister, Where is your restaurant?」譯成中文,是說:「喂!先生!你的餐館在什麼地方?」那一個年代的中國人,在美國最普通的行業是洗衣店、小舖子、餐館。餐館已經是最大的,所以他還算看得起我。後來台灣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台灣的子女到美國去念碩士、博士的越來越多,學成之後大部分留在美國工作,因此在我到美國後來的二十幾年間,大公司及大學裡面,台灣的子弟都是一批一批的增加,情形有很顯著的改變。

大概是我到美國二十多年左右,也有一天,有一位美國人招呼我:「Doctor! Which college are you teaching?」中文的意思是:「博士先生!你在哪一所大學教書?」各位可以看得出來,從「Hello! Mr.」到「Dr.」的區別。美國人是很講究實際的,道地的美國人還有很濃厚的開發西部那個時代的遺風,所以他們很尊重實力,你要是有真實的力量,他就尊重你。從Mr.變成到Dr.,就表示他們對中國人的觀念在改變。也因此後來我參加佛教工作之後,覺得我們在美國,希望美國人受到佛法的好處,得到佛法的智慧,並不單單是口頭上、文字上宣傳佛教所能達到的,一定要使他們生起尊敬心及恭敬心。

所以在美國至少要有幾個地方的寺廟,可以和他們已經有的大教堂媲美。如果都是小廟宇,他們生不起尊敬心,生不起興趣,也不容易吸引他們,使他們領略佛法的好處。這也是我們美國佛教會會長敏智老法師說:「我們要建一尊大佛,造一所規模很莊嚴的寺院」的本意,他提出了「萬佛繞毘盧」大佛殿的口號,董事會議決要我承擔這個責任,我就接受下來,四年來一直在為這件任命而忙。

那時候我們有這麼一個構想,四年了,今天大佛已經造好,大佛殿也不久就可完成,這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台灣同胞的貢獻,所以,這次我主要的任務是奉命來向出錢出力幫莊嚴寺興建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謝。而我個人,也要對台灣所有的同胞表示感恩、敬仰,因為沒有你們大家的努力,美國人不會把我從Mr.提升到Dr.這都是你們共同努力,使得他們看得起中國人。從佛法的觀點來講,各位的福報非常之好,非常之大,應該好好的珍惜這種福報。

《金剛經》裡面有一段意義深長的經文:「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位,「受」的意思就是說相信。《金剛經》所講的,把它接受下來,沒有疑惑;「持」是持久不變,「讀」是細心閱讀;「誦」是一心的念誦。「若為人輕賤」是說,倘若碰到不如意的事,譬如有人惡意的批評你、罵你,甚至於背後說你壞話,會令你生煩惱;也包括自己或家人生病、破財、遇盜等等都在內。這個人因為他過去世的嚴重惡業,本來應墮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的,現在因為受持讀誦《金剛經》,能夠接受被人輕賤等不如意事,不但不起煩惱,也不怨恨而造新的惡因,他先世的罪業盡能消滅。

一個人很要緊的是業障能夠消去,就是過去惡的因不要使它成熟,而善的好因使它早點成熟,這是我們做人的可以做得到的一個巧妙辦法。受持讀誦《金剛經》不但能消除過去的惡業,還能開佛知見,增你智慧,因此走上菩提大道,所以說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段最主要的就是怎麼樣能夠識得業障?各位要曉得你們現在能坐在此地,過去世不曉得已種過多少好因,做過多少好事,今天才能夠來此地,就是這麼簡單!你想想看,台灣現在有兩千多萬人,此刻是下午六點一刻,也許有的人在賭場裡面,也許有的人在吵架,也許有的人在電影院裡面,也許有的人在打牌,有的人也許原本想來參加,臨時什麼事發生了,竟不能來。時間就是這樣浪費掉,而你們在此地,現在大家聚在一起研討佛法,這個並不容易,這要很大的福報!仔細想一想,這個福報不但要珍惜,而且要想辦法培養這種福報。

怎樣來培養這種福報呢?就是要把惡的因使它不要成熟。因為我們能有今天生而為人,而且現在在寶島台灣,一定過去世種了許多善的因,可是也免不了種有惡因的種子。我想沒有人敢擔保從前沒有做過不好的事,所以唯一的辦法是要使惡的因慢慢成熟或者不會成熟。各位都曉得世間的一切都是隨因緣而演變。一個因好像一顆種子,一朵花的一顆種子本身不會馬上變為花,一定要得到適當的水分、陽光、營養而後出芽,逐漸長大再開花。過去的因就好比一粒種子,水、陽光、營養都是緣,所以一顆種子要有水分、陽光、營養而後才能生長出來花,我們過去的因不管是好的因或者壞的因,也一定需要有適當的緣,才能使它慢慢的成長為果。

你可以發現這裡面有一個秘訣,這個秘訣就是如何造緣,讓好的因早點成長,早點出來,早點圓滿,早點結果;惡的因要想辦法盡量不要讓它成熟。換句話說,假定你現在有兩顆種子,一顆是花的種子,一顆是野草的種子,你要讓生花的這顆種子早點成熟,生野草的這顆種子就不要給它水、營養、太陽,讓它不要成熟。《金剛經》裡面就是告訴我們,你如果前生有惡業,單是受持讀誦《金剛經》還不夠,還要「以今世人輕賤故」,這就是說人家欺侮你、批評你、冤枉你,或者生病,碰到各種不如意的事情,你不要起煩惱,生怨恨,要覺得這不如意的事情對你是好的,就是這許多不如意的事情而你能夠不做不如意的想。各位!欺侮你的人是你的恩人,因為你這樣接受之後,你的惡因就生不起來,善因就會成熟,因為你在造善緣。

各位仔細想一想過去的事情裡面,有沒有這種情形?就是碰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或者你本來想做而沒有做到,一般的觀念就覺得很不高興,很不好,也許隔了幾天,因為你這一件不好的事情而碰到好的事情。比如說你本來想開一家店,也許是賣衣服的店,但是你忙了很久,店卻沒有開成,你心裡覺得很不滿意,很不高興,隔了幾天突然有人請你招呼另一件事情,或者請你去做某一件事情;很可能你原想開店,如果真的開成了,但是卻開不好,反而虧本,而你去做現在做的那一件事情倒做得很好,使你很滿意。你不妨回憶一番,有沒有這種經驗。

我講我自己的一個例子,供各位參考。我有一個時候在德國,我們那時有四個人在德國,我是政府派去的,還有三個工程師是在德國聘請的。

我是代表中國政府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執行技術合作,要到中國後方建造一個電話工廠。那時候抗戰期間,急需軍用電話,西門子是做電話機的公司,我差不多將所有機器設備、圖樣都辦好了,但還沒有運出去。德國突然進攻波蘭,戰事一發,我們的作業都停下來。那一天中國政府打一個緊急電報給我,叫我自己決定應否回國。那時候我已經訂婚,未婚妻在上海,我心裡很想要回去,可是知道一回去,電話機的事等於前功盡棄,所以我那一天就送他們三位去車站,請他們離開,我自己就留在德國。

當天晚上突然有空襲警報,我對空襲警報倒是不怕,因為在中國的時候已經很有經驗。我就拿了一條毯子,而且還拿了一本書,叫《蔣委員長西安蒙難記》,走到指定的地下室去。一到地下室的門口我就驚呆了!坐在那邊的人統統戴了防毒面具,只有我一個人沒有。那時候就想:萬一毒氣來了,冤枉死掉的就是我,他們都不會死,因為我沒有戴防毒面具,所以那時候的心境實在是很壞。

後來我就擠到一個屋角地上坐了下來,心裡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在想,那一天心裡可以說是很不如意、很難過,因為我想萬一死掉就不能結婚了,是不是我留在此地這個決定是錯誤的呢?警報解除,走出地下室,一陣涼風吹來,很好!我還是在德國。後來還有幾件事也是遭受到很多困難,但是我事後想,如果那時候政府叫我自己決定,我就回去了,是不是一定好呢?不是!因為一回去,廠就辦不成。留在德國雖然遭受到許多困難,可是我忍受下來,盡量把所有機器設備都運出去,把藍圖等都弄好帶回國,終於在昆明把廠辦成功了,受到上級對我的器重,我就得到好處。

所以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希望各位能夠靜下來想一想,不要馬上就感覺到不好、不高興,或者怨恨對方。比如說,我那時候也可以怨恨德國,為什麼去打波蘭,這是一種逆境,你能夠接受這個逆境,不要批評,你得到的好處可能是你想不到的。你因為這件事不愉快或者失敗了,也許反而對你是好的。這一點我覺得學過《金剛經》的,在你日常生活上要記得,不要讓逆境使得你的心裡不愉快或者恨人、怨人,你還是一樣要高興要樂觀,好的遭遇接著就會來。

我覺得念《金剛經》對各位有好處,剛剛講的受持讀誦《金剛經》很要緊,我勸各位如果歡喜,能夠每天念一遍《金剛經》,一定能得到想像不到的好處。

我之所以念《金剛經》,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九八八年我內人往生那一天,我們在家裡,並沒有到醫院去,我根據佛教的道理,拉著她的手,替她念佛。念八個鐘點的阿彌陀佛之後,我那時候的心裡很空虛,好像一個孩子在外面找不到母親,也好像遺失了一件奇珍異寶,就走到家裡的佛堂裡面,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我內人每天早上念,念了十八年的《金剛經》本子。各位!有時候的遭遇,並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像我第一眼看到這《金剛經》的本子,那是一種特別的感覺,當時我就發了一個願,說要替內人接著每天念一遍《金剛經》,等於是替她做,替她唸《金剛經》,每天早上念一遍。就這麼一個願,也沒有說念多久,也不是希望要她怎麼樣,都沒有!

這每天念一遍《金剛經》,比我從前差不多有四十年了,到廟裡面去念《金剛經》,或者看看《金剛經》的註解等等大不相同,每天念一遍,我也講不出來什麼道理,但是卻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比如說,我因此寫了一本《金剛經的研究》,慧炬出版,現在這本《金剛經的研究》出版的地方已有好幾處,翻譯成巴西文、俄羅斯文、越南文,但是還沒有英文,因為還沒有翻譯。今天下午,簡豐文居士對我講,已重新電腦排版打成簡體字,在中國大陸出版,此地這位沈居士也在洛杉磯已經印了好幾千本,總而言之,所有的版本加起來,已經超過十萬本。平心而論,我覺得今天如要寫《金剛經的研究》,可能會寫得更好一點,不過現在已經有這許多人,因為看過《金剛經的研究》,寫信來跟我講得到好處,這是我本來所沒想到的,這是不可思議的一種效果。

因此,我很希望各位如果有時間不妨試試看,每天念一遍,如果有字不認識的,不要緊,或者今天事情特別忙念不了,也不要緊,不要心裡生起懊惱,也許記一記,我今天沒有念,明天補一點,念兩遍,這樣子你自然而然會得到好處。

每個人的智慧本來就有,換句話說,你本來的聰明不是普通的聰明,本來的智慧好像是青天,本來就在那兒。我們所以做凡夫,就是因為這個青天有了雲遮住,所以你的智慧就不能夠發揚出來。問題的焦點,是如何將雲吹散。

你們曉不曉得什麼叫色盲?現在我們每個人視力正常,沒有色盲,看出去都有紅、黃、藍、白、黑各種的顏色,看見各種顏色的花。色盲的人看出去都是像灰顏色,就是黑跟白混合起來的灰顏色。假定今天我是色盲,各位都是能看見各種顏色的,你們一定說我色盲,眼睛有病,眼睛看到的東西不對;可是請各位想一想,假定各位都是色盲,只有我一個人看是黃、紅、藍、白、黑,你們是不是也會說我的眼睛有病?我是色盲,或者我有神經病?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是拿大家都怎麼講就算數,可是你的眼睛靠不靠得住呢?我們的眼睛比老鷹的眼睛如何?牠可以看得很遠,而我們只能夠看一個短距離,我們晚上好多東西看不見,但是貓可以看得見,狗可以看得見,貓頭鷹可以看得見。我們人的眼睛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會壞的,今天我的工具已經不是挺好的,要帶眼鏡,所以這個眼睛靠不住。假定今天你在這兒,現在這個空氣之中有許多感冒的病菌,你是不是會毫無顧忌的走過去,吸了下去,就感冒了,因為你根本看不見這些病菌。

所以,你眼睛看出來的東西並不靠得住,可是我們從母親身體裡面生出來之後,就受了這麼一個限制,後來我們自己看到的、父母教我們的、老師教我們的,所有的知識都是根據人這一套工具的影響。但是你的喜怒哀樂、你的煩惱、你的感覺、你的怨恨,都是因這種知識所形成!我所謂的「眼睛」是包括耳朵等都在內,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也都靠不住,,這是我們最大的缺點,也可以說是做人最大的一個毛病。但是不可能說既然這樣我就不管了,眼睛就不去用它了,不可能!

《金剛經》為什麼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因為所有你看出來的東西、你聽到的東西,都是虛而不實、妄而不真的。虛妄就是靠不住,靠不住也沒有關係,因為你這個身體也是虛妄的。但不要被這個虛妄弄得神魂顛倒,這個挺要緊。

那麼,所謂「不虛妄」,究竟是什麼境界呢?就是對岸的境界。各位,千萬要注意!對岸境界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區別的境界,這個境界是要到了對岸之後方才是。現在我們還是在大海之中,我們還是要划船,要划船才能夠到達對岸。現在我們是在「虛妄」的欲界之中。

你若仔細研究《金剛經》,你會發現,經裡沒有兩個字:一個是「苦」字,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裡面沒有「苦」字,這一點就是對我們講,做人實在是很幸福的!千萬不要以為是苦,你能夠做到人已經是很幸運,也因為你得人身很幸運,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無論怎樣,你得認清楚這點,盡一切可能,利用這有生之年,使你真正得到好處。願我再重說一遍:人並不苦,不要以為你苦,你很幸福,應該說是很好,要盡量利用機會,培養好因善緣,培養好因善緣,你才是最聰明的人!第二個字,在《金剛經》裡沒有「空」,有兩個地方是「虛空」,但是並不是「空」──空無所有的「空」,千萬不要以為四大皆空,因為我們現在尚在大海之中,沒有苦,也沒有空,這兩點認識是做人最重要的。

我們現在是在划船,空的境界是要到對岸,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的學划船的方法,要好好的用這個槳,要好好的用這個船,然後才能夠找到一個方向搖過去。假定我們現在覺得所有的都是空,這個船也不要了,槳也不要了,都丟掉了,怎麼樣?這要厭世!在海裡面卻說船不要了,你怎麼辦?所以,現在要學佛法,要能夠實行,學佛法就是懂得怎麼樣划船,要實行就是要划。方法很多,看個人的因緣根基等等不同。有一點很要緊:船不可不要,但「我」要忘記得越乾淨越好。

現在有很多人正好相反,求神拜佛都是為了自己,希望這樣,希望那樣,要找出路,這個包括了「我想即身成佛」,都是為了自己。哪一位老師有神通往我頭上摸一摸我就成佛了,這個就是犯了「我相」的極大毛病,就是為我。所以,各位如果能常常提起這個念頭:「是不是只為了我自己?」能夠把「我」的觀念越減少,你的船就可以划得越快。

我的座右銘是:心胸廣大,即是修福;減少分別,乃是修慧。這二點都是減少我相的妙方。

這次沒有足夠時間作準備,隨便講講,不過我覺得有這樣的緣,大家聚在一起,實在非常高興。各位如果有什麼問題請提出來,根據各位的問題我們再繼續討論下去。各位不要客氣,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真答不出來,就請我們鄭老師來答覆。

問:《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沈博士在所著《金剛經的研究》一書內提及「消除與建立」,是否可詳加說明之?

答:我每個字也都認識,我也都看不懂。你的智慧本來具足,和認不認識字,沒有關係。六祖慧能並不識字,但是他創立了這麼大的禪宗;此地的廣欽法師也不認識字,但是他的智慧了不起!所以,各位不要緊,不要怕你不懂,說起來很簡單,《金剛經》,要你能夠實行,就是不要有「我相」,所謂「我相」就是「我」。

我曾經檢視過我的我相有多重,那時候我年紀還比較小,不過三十幾歲,凡是我一句話裡面講到「我」字,我就畫一畫,一天積下來你曉得畫了多少個?在剛剛開始時,一天我可以講兩百七十個「我」,我怎麼樣,我歡喜這個,我的意見如此如此,都是「我」。假定能夠把這個「我」放掉,不要存個「我」在心中,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犯「我相」,今天說我已經開悟了也是犯「我相」,所有東西只要有一個「我」的心念在,統統都犯了「我相」。

如果能做到沒有「我」在心上,吃飯就吃飯,走路就走路,幫人就幫人,走樓梯就走樓梯,今天來講就來講,不要想:「哎呀!我講的對不對啊?」或者「我講了之後,人家是不是會考我?」這都是有「我」,你盡管做,只是不要有「我」,就得到《金剛經》的要旨。

問:我看到淨空法師寫的書上,叫我們每天念「阿彌陀經」,沒有說《金剛經》,剛才沈博士叫我們每天念一遍《金剛經》,有的法師就勸我們不要去這個看、那個看,這個念、那個念,念阿彌陀佛就念阿彌陀佛,念什麼經就念一門,不要去東看西看的。剛才沈博士要我們讀《金剛經》,我想請教,《阿彌陀經》我現在每天都念,究竟是要念《金剛經》?還是《阿彌陀經》?還是每一種都念?

答:假定所有的人都只要念一種經就能被度,釋迦牟尼也不必講這許多經。因為每一個人的根基跟因緣都不同,所以佛陀慈悲,講許多不同的法門,記錄在不同的經上。淨空法師叫你念《阿彌陀經》,因為他有智慧,知道這一門深入,對你最好,所以叫你不要三心兩意。這是對的,但不是天下的人宿根因緣都跟你一樣。

有一位女士跟我講,她的父母不相信佛教而喜歡基督教,她花了很多時間希望她父母相信佛教,沒有效果,問我有沒有辦法。我就勸她應該讓父母相信基督教,妳就相信佛教,妳把佛教的道理有機會就在他耳邊講一講;最近我在飛機上碰到她,她說他父母現在對基督教很不滿意,相信佛教了。就是有這樣的因緣,這個人要改信佛教,一定要經過基督教這個階段才相信佛教,所以不要勉強。

如果沒有明師知道你的根性而指導你,則每個人最好隨他的緣,如果他感覺到念《阿彌陀經》不錯,或者念阿彌陀佛對,他就專心念阿彌陀佛,因為無論走哪一條路,其實將來統統可以走到成佛的那條路,不過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倘你真正相信佛的道理之後,會知道也沒有所謂時間的長短。今天一剎那也許就是幾千個百年過去了,所以不要急。心裡急就是有「我相」,就是因為「我希望怎麼樣」,把這個念頭放掉。歡喜念《阿彌陀經》就念《阿彌陀經》;歡喜念《金剛經》就念《金剛經》,都好!

問:您剛剛講到順境、逆境都是一種境界,我們不要執著它,在現在工商業的社會裡面,我們必須要對很多事情去表達我們的意見,可能就會跟對方產生一種激烈的爭執。如果我們佛教徒不要去跟人家競爭,也不要去跟人家發生不愉快的衝突,可是這樣的衝突在我們社會上是很難避免的,請問我們如何用《金剛經》的心情去看待現代社會的衝突?

答:你剛剛講的話裡面,我聽了聽就有五個「我」字。如果稍微放鬆一點,我們讓對方佔一點便宜,也許結果反而好。所以碰到順境或者逆境都要生一種喜悅心,碰到逆境也許對你有很大的幫助,碰到順境也是對你一個很大的考驗。往往有許多人因為順境反而墮落,有許多人因為逆境反而增長,所以對逆境和順境最好不要有區別心,只要認清楚你現在要划船,要划的方向是什麼,就盡你的力量划。所以《金剛經》裡「菩薩但應如所教住」,意思就是說:「你照我講的辦法好好安下心來做就行了。」我不能解答你真正的問題,因為要看當時的各種因素,不過希望你少煩惱。我覺得你提了這一個問題,聽見許多人在拍手,你這就是做了功德,因為你的話使得大家都因為聽你這個問題而得到好處,否則不會拍手。

問:如果有人早上念《金剛經》,晚上念《阿彌陀經》,什麼都捨不得放下,什麼都好,這樣算不算是雜修?聽說雜修不得往生?

答:假定能夠早上念《金剛經》,下午或者晚上念《阿彌陀經》而不放棄,這個恭喜!恭喜!了不起!要知道求生西方淨土,讀誦大乘經典也是修行的一個重要條件。最怕的是你念了五天,第六天就忘了一半,第七天就全忘了,不念了,這個就很可惜!但是也免不了有忘記的時候,也沒有關係,你記起來了,早上就照樣念《金剛經》,晚上念《阿彌陀經》就行了。各位修行,千萬不要勉強,勉強硬要怎麼樣,這個實際上並不是中道,並不是挺好,在平常的生活方面,最要緊還是把幫人來替代為自己著想,盡可能幫人。

幫人的範圍很大,比如說有人在生病,你去看他、安慰他,使他的心情愉快,這都是幫人;在路上有年紀大的,走路困難,你能夠幫他一下,使他減少恐懼。這都是很好的善事,做這種事情不認為自己是在做善事,就沒有「我相」也沒有「人相」,就是《金剛經》所謂的「不住相布施」,就是這麼做,好像這個事情是天經地義,不認為這是特別的事情,這樣你就得到《金剛經》的好處。

問: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說賭博、喝酒,甚至吸毒。我們都知道,這些惡習會影響到不只他自己個人,也會影響到他的家人,造成很大的困擾,他自己或許也知道喝酒、賭博、吸毒會造成他的家人跟他自己很大的傷害,他停止了,他的家裡可能就會變得很好,他自己知道卻做不到,要怎麼去幫助他?

答:這位先生舉的不過是一、兩個例子,比如喝酒或賭博,實際上這種例子多得很,要每個人都能夠沒有這種不好的習氣,實際上的確很難。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幾年,也沒有把所有人的習氣都改掉。因此,我們要存著一個心,希望大家好,要有善巧方便的辦法,善巧方便的辦法裡面有一項很重要──不要當面批評他,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不好,就當面批評他,反而會引起他的反感。千萬不要當著很多人的面批評他,這樣他會生怨恨。怨恨這個東西最麻煩,瞋恨心傷害一個人的修行是最厲害的。比如說,各位看到有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想勸他,就要用很好的方法使他能夠自己感覺,自己能夠體會到,不要只說:「你這個不對!」這樣是一個善巧的方便。

各位如果在公司裡,尤其是老闆,有地位的,批評下面做事情的更要當心,也許他當面不敢頂撞,但是他今天在公司裡面受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裡向太太生氣,這樣就造成他家庭裡面的不愉快。所以,如果要教訓、批評一個人,第一:最好兩個人講話,不要有其他的人參與在裡面;第二;要盡量先了解他為什麼走這樣一條路。比如說很可能這個人喝酒喝得多,就是他心裡現在有煩惱,認為喝酒就可以把他的煩惱去掉,喝得頭昏昏的煩惱就沒有了,但是結果就生出許多問題來。你最好看這個因緣,看這個情形,盡你的心幫他。

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該怎麼解釋?

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名稱。「阿耨多羅」意思是無上,「無上」就是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三」是正,「藐」是平等,就是正平等,「三菩提」的「三」也是正,「菩提」是智慧,就是正智慧。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覺」就是智慧,佛的境界可以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代表,這是一個佛教中的專門名詞。

問:請問應該怎樣修行?什麼叫般若波羅蜜?

答:有一本經叫《佛藏經》,《佛藏經》裡面釋迦摩尼佛自己講,他有很多世做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和佛的三十二相一樣,就是他福德、功德已經做得很多,修得很多,碰到很多的佛,但是沒有一個佛替他授記,一直到然燈佛才替他授記說:「你未來世可以成佛,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呢?釋迦摩尼佛說:「因為我做這許多世轉輪聖王的時候,雖然碰到許多佛,但我心裡還有一個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觀念,就是說我想成佛。」

因為他有這個心──我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有輕微的我相,所以沒有佛為他授記。一直到然燈佛的時候,他明白實在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這個時候然燈佛說他資格到了,可以成佛,叫釋迦牟尼。所以,這個「我相」是修行的基本,盡量想辦法把這個「我相」沖淡,你就走上菩提大道。

第二點:你問「般若波羅蜜」,和「波羅蜜」都是翻譯的名詞,「般若」是智慧,這個智慧並不是普通的所謂聰明,智慧是你能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這種智慧叫「般若」。佛講般若一共講了二十二年,分十六次法會,記載整個般若說法過程的經叫《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講到《金剛經》的時候已經第九會,第十會是講咒語,以後的法會是分述六波羅蜜多經。因此《金剛經》已經把般若的道理、菁華都講了。「波羅蜜」的意思就是到對岸,我們現在是在河的這一邊,那一邊是對岸,從前沒有飛機或者輪船,可以從此岸到對岸,一定要靠划船過去。這所謂的河,即是無形的生死大海。

所以,從此岸上了船,划到對岸上岸,這叫做「波羅蜜」。這有很重要的道理在裡面,第一:你一定要上船,像各位可以說統統已經上船了,最要緊的是不要上了船又下船;第二:上了船就要學怎麼樣划船。各位上了船之後一定要向前划,不要老是兜圈子,如果你老是兜圈子,就還在原地轉;第三:一定要有方向,要認清楚方向。所以,所有的經典或者法師教你的種種,都是教你怎樣認清方向,怎樣划,你學了這兩個,搞定方向,同時努力的划,就可以一直前進。

假定說今天到了對岸了,你將怎麼辦?你是不是說:「我還是守在船裡吧!」你要是老守在船裡,就上不了岸。所以,到了對岸,船不要,槳也不要,划船的本事也用不到了,應該立即上岸,這就叫做「波羅蜜」,千萬不要老是留在船上,也不要上了船就跳下來。

問:剛才沈大菩薩講《金剛經》裡面沒有苦,也沒有空,沒有我,也沒有人,也沒有實相,那麼《金剛經》裡有什麼?如果說「波羅蜜」到了彼岸,那個彼岸的境界又是什麼?

答:《金剛經》裡面也有「有」,也沒有「有」,也沒有「沒有」,總而言之,我們如果腦筋裡面還有一個正反相對的觀念,有一個有無相對的觀念,有一個好壞相對的觀念,有一個大小相對的觀念,都不是《金剛經》,《金剛經》就是說你這種觀念統統要沒有,連「沒有觀念」的觀念也沒有。

第二;到對岸了,很抱歉!我還在此岸,所以對岸的境界是如何的,我不敢講,不過從理論上講,如果在對岸還是有境界的觀念,就還不是對岸。

問:在兩年前就拜讀過您的大作,對沈博士推理的方式,個人非常敬佩,尤其您非常謹慎,很誠實。幾年來我對《金剛經》也看過不下十本讀本,大概歸納起來,我想請教沈博士一個問題。我是曉得《金剛經》是《大般若經》裡面的一品,《大般若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兜率天的三十三天裡面講的,所以他的對象是天人的層次,比我們的娑婆世界要高過很多,所以他講這個的時候他的對象很好。

實際上我們所了解釋迦佛講經,他都是針對多數群眾特別的問題,要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聽完之後一個個法喜充滿,信受奉行,甚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是近代有哪一位看得懂呢?又有哪一位能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沒有!即使有,我舉個例子來說,像六祖因為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發心,實際上都有老師;有一位禪師看《維摩詰經》悟道了,可是還得跑到六祖那邊印證,沒有六祖給他印證,他怎麼能夠成道?往後推,明代紫柏禪師、臨濟黃蘗禪師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都還是要有老師。

所以我們不能沒有老師,不能就此而止,必須找明師來點我們,因此在禪宗,有「吾有,莫好語,為你點眼睛」,他真正文字上就不寫了!到了這個人可以傳的時候就告訴他:「喂!什麼時候要來。」否則你休想過關。禪宗的典籍中這種句子很多,我想這是經常能夠看到的。

因為沈博士對於《金剛經》研究非常深、透徹,我請教一個問題,有人問我,我無法答覆,⋯⋯就我個人點數過,大概不下三十幾句,但是其中有三句的也算四句,為什麼算四句呢?因為隱含了一句,比如說:「佛說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其實第三句藏起來,這要我們看經的人徹底去領悟,但是這個領悟的境界每個人都不一樣,是不是請博士開示一下。

答:第一點;你講得很對,《金剛經》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裡面的一章,就是一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記的一共有十六會,就是十六次的聚會,而《金剛經》是第九會,不過每一會的地點並不完全相同,所以並不是說整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在天上講的,實際上恐怕只有一會是在天上講的,其他都是在人間講的。《金剛經》講的對象,實際上是那時候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經過《阿含》、《方等》;《阿含》講了十二年,《方等》講了八年,然後講《般若》。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的領悟雖只有「一乘」,但是眾生的根基不同,在那個時候他的弟子大部分「我見」還是很強,所以他不能夠馬上用《般若》或《華嚴》的道理跟他們講,就用種種善巧方便慢慢引他們到這條路上。

所以到了《般若》的時候,《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有極大部分都是釋迦牟尼佛叫聲聞弟子如舍利佛,將般若的道理,講給菩薩聽。講《金剛經》時,提出問題的是須菩提,他也是一位聲聞弟子,但是他在聲聞弟子中,須菩提是解空第一。《金剛經》是釋迦牟尼跟須菩提一問一答這樣講的,而須菩提往往站在一般眾生的立場發問,所以對象可以說是一般眾生。

今天在座的許多人,哪一位是菩薩的境界,哪一位是聲聞界的境界,哪一位還不到這個境界,哪一位也許已是大菩薩的境界,沒有人能夠指出,不過我可以講,恐怕在座的每個境界都不同,但是今天能夠坐在此地,大家討論《金剛經》,這個境界已經並不低,這一點各位要自己肯定,否則你不會坐在此地。《金剛經》就是代表佛的真理,實際上各位心裡都已經有這個東西,就是怎樣能夠啟發出來,我覺得我們研究《金剛經》,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已經比人家好像地位高了些,我能夠看《金剛經》!這樣就著了極大的「我相」。

《金剛經》不過是一本經,這本經的道理,每個人的心裡本來就有,問題是你怎麼樣能夠把它啟發出來,各位今天比根本沒有看過佛法的人稍微啟發多一點,但是他也一樣有。《金剛經》所有的道理他都有,將來經過多少年之後,他是不是能夠追上我們,不得而知,很可能今天他也許沒有學過佛法,但是很可能五年之後,他整個補上了,我們還一直在咬文嚼字,所以每個人一定要加緊努力!千萬不要以為還有明天。

有一天在美國,我們一共有六個人坐在車子裡面,由一位年輕的親戚開車,我坐在他的位子後面,六個人一部車在公路上面走。我睡著了,忽然「碰」一聲把我驚醒,一驚醒就看到左邊有一部車子已經撞到我們的車子,碰到開車的和我的中間鋼骨部分挺硬的地方,那部車子一碰之後跟著就翻倒了。假定那部車子碰上來是碰在前面,前面開車這個人非死即傷;假定它稍微往後面一點,碰在我這個地方,不是碰在硬的鋼骨上面,而是碰在門上面,我也非傷即死,今天就不會在此地跟各位見面,只差了一點點。

所以,此身(生)在何時終止,我們不曉得,也因此每一分鐘我們都要珍惜,都要好好的利用,如果不能利用,自己可惜!一個人需要明師指點,你說得不錯,但這必須要善根因緣成熟,否則,就是有人在當面指點你,你也聽不進去。因此,我們還是要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盡量發大心,盡量助人,盡量念《阿彌陀經》,或《金剛經》或其他的經典,盡量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早生淨土,早成佛道。淺見如是,還望指正。

問:我三天前才聽到您的演講,今天又趕過來聽您的演講,我只有一個很淺的問題,因為《金剛經》講的是破除「我相」,我們這些後輩可能沒有很精進,所以不懂《金剛經》的義理,您可不可以告訴我們比較淺顯的一些法門,有沒有什麼比較方便的法門,告訴我們如何破除我相?

答:《金剛經》裡面有兩個地方講:「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就是發大心,就是說所有的眾生,我都要幫他滅度。「眾生」這兩個字是眾緣和合而生叫做眾生,並不是單指人,人是眾生之一,狗也是眾生,貓也是眾生,有情的都是眾生,無情的也是眾生,這張桌子也是眾緣和合而生,花也是眾生。所以,所有一切東西都是眾生。「滅度」就是眾生有生、有死、有煩惱,我就盡我的力量把這些東西統統消除掉。這就是發大心,幫眾生的忙;你愈能以幫眾生的心為心,你的「我相」就越減低。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個例子給我印象很深,我在大覺寺有一次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有瞋恨。所以反過來講,你如果生氣就有恨心,有恨心就會有瞋恨,就是犯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演講之後,有一位丁太太跑過來跟我說:「沈菩薩!您真不錯,講到我心裡頭上的東西。」後來有人跟我講,這位丁太太是出名的罵先生的人,他一天到晚老是罵先生。為什麼出名呢?因為她覺得罵先生沒有什麼不好,所以人家說她罵先生,她也不在乎,就是罵先生。

就在這次之後,隔了兩個禮拜,我又有一次演講,那位丁太太老早就在那邊,我一進去,她就跑來拼命謝我,我很奇怪,她謝我什麼?她說:「今天我先生一早對我說:『你怎麼近來不罵我了?我心癢得怪怪的,老是等妳來罵我!』」

這真是現身說法。她這樣一講,我心裡很感動。換句話說,要消除「我相」的一個秘訣,就是去掉你的習氣。這位丁太太本來因為怨先生、恨先生,所以常常罵先生,已經成為她的習氣,現在一下子改掉,如大樹去根,「我相」立即減輕,你只要看他心情愉快,就能體會到「我相」減輕的好處!現在還是常常看見她陪先生到寺裡來念經聽講。因此,你如發覺自己有什麼習氣,不論多壞,如能一下子斷除,就是極有效的減少「我相」妙法。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2 09: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