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世界》- 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四) 惜福的生活觀
轉貼自:聖嚴法師–法鼓全集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四、惜福的生活觀
現在談談佛教的生活觀念。佛教的生活觀是要知福、惜福、培福、種福,才叫作「有福」。
大家都希望有福報,例如:中國人過年時喜歡把「春」、「福」二字倒過來貼,象徵春到、福到,春天到了,希望也來了;希望來了,福報也跟著來。但是,真正的福,應該是先知道「有福」,才可能會珍惜福報,因為福報得來不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是種瓜不一定得到瓜,種豆也不一定得到豆,有瓜一定是種了才能得,有豆也一定是種了才能得,即所謂種善因才能結善果,一定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福報。
和十幾、二十年前相比,生活在今日的寶島臺灣,我們的福報實在太大了,跟今日中國的大陸比起來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生活在福報之中,不要浪費,揮霍福報。這就等於我們存在銀行的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是不勞而獲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才能保有它,不但珍惜它還得增長它,使福更多,福一多,生存的保障也越多。否則有多少福報就用多少福,生活便沒有安全的保障了。為了更安全、更幸福,我們必須培福、種福,才能有福。
可是自然資源似乎是來得太容易,我們往往浪費了還不自知,不管吃的、用的,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許多。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惜福的觀念還不能接受和瞭解。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有一次看到一對父子在吃飯,兒子吃飽後拿了一塊甜點和一個蘋果,都各咬了一口就丟掉了,他的父親便說:「兒子啊!爸爸小的時候想吃塊甜點都很不容易,也不可能一個人吃掉一整個蘋果,你怎麼把這些都浪費、糟蹋掉了呢?」兒子回答道:「爸爸,你太古板了,你小時候可憐沒東西吃,現在冰箱裡隨便拿,都有許多東西可以吃,我已經吃飽了,這些東西又不好吃,為什麼不可以丟掉呢?」
這是我在日本親眼經歷的一則故事,在座很多人或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甚至多少也有這種觀念。因為資源豐裕的緣故,我們工作一天可以買到許多蘋果,如果不好吃或吃不完便覺得可以丟掉,但是沒有想到丟掉這些東西,等於是浪費資源,同時也製造了環境的污染。
一天之中,如果製造的垃圾越少,我們的生活便可以保持得越清淨,若任意浪費資源,對環境的破壞便越多,這是相互循環的道理。許多人把自己家裡的垃圾往外丟,卻在走過街頭聞到這些垃圾臭味時,都不約而同地掩鼻而過,就是沒想到這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惡果。
臺北縣、臺北市為了垃圾問題,產生許多爭執,臺北市希望把垃圾倒到臺北縣,臺北縣說:「我們不需要垃圾。」同樣的問題在美國也發生過。有一次在紐約港口停泊兩大船的垃圾準備出海,但不知要運到那一個島,被發現後,便處處被嚴密地監視著,這兩條船在海上漂流幾個月後又回到紐約。這足以說明本來雖未想要害人,最後卻害自己。我們製造垃圾時好像與己無關,其實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佛教徒的另一個生活觀念是寧靜、清淨、整潔、簡樸,這便是修行。
有一個統計顯示,在美國食物被吃掉的只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被丟掉的也是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也就是說,一半被吃掉,一半被糟蹋掉了。其實我們吃東西時,只要拿夠吃飽的分量就可以了。
現在不論在臺灣或西方的餐廳用餐,大家都有一種習慣,如果不剩下一些,就表示這個人不懂禮貌,是貪吃。請問這種習慣好嗎?淺而易見的,這樣不但增加清洗碗盤人的麻煩,流出去的菜渣也會污染大地、水溝及海洋,既浪費資源也破壞環境。
臺灣現在沒有人餓死,但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還生活在飢餓的邊緣,如果我們不惜福,不過簡樸的生活,將來臺灣可能會發生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