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拜佛改變人的命運
天寧寺
人的命運不是由天註定,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因果從未欺騙過眾生,惟人自欺,無視因果。到頭來,果報還是要自己承受的。
我們常聽到「業因」和「業果」這兩個名詞,而「業」又是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出來的,當產生結果的時候,就是業果。
為什麼誦經、拜懺、禮佛等等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呢?是我們把不好的東西交給佛菩薩去處理,然後佛菩薩改變我們的命運嗎?當然不是!佛教是教育,這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我們離苦得樂。
所謂離苦,是指遠離煩惱,出離輪迴。所謂得樂,是指不起煩惱,獲得究竟的快樂。學佛的過程就是認識煩惱的過程。
煩惱的根源在於心,當心隨境轉的時候,煩惱隨之產生。而心怎麼會跟隨外境而轉呢?習氣在作怪。這個習氣就是深藏我們內心的五個小偷:貪嗔痴慢疑。也被稱為五種心毒。這五種心毒不去除,我們就無法擺脫習氣對我們的束縛,就無法避免煩惱的產生,也就無法遠離痛苦。
所以佛教的一切教育,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改變我們的習氣,讓我們從舊有的習氣中拔離出來,掙脫出來,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佛法不是魔法,不是你今天念了一部什麼經,今天壞事就走了,好事就來了。如果有這種想法,那也是一種妄念。人們平時幹壞事的時候,都知道會有壞的結果在後面等著,但是僥倖的心理不依然促使人們去做那些壞事嗎?如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立顯」的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惡了,因為再傻的人都知道作惡馬上會有報應,而報應是痛苦的。
正是因為「從因到果」需要有成熟的時間(我們種個種子下去,不也需要時間才能成熟結果嗎?),很多人因為「短視」,看不到這個果何時成熟,甚至僥倖的認為這個果不會成熟,所以就胡作非為,等到果報成熟的時候,才追悔莫及。這都是源自內心的無明。
如果我們不希望「惡因產生惡果」是「立顯」的話,又憑什麼希望「善因產生善果」是「立顯」的呢?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如果指望今天念一部《地藏經》或《金剛經》,明天家庭矛盾就沒有了,工作也找到了,考試成績也上去了,分手的戀人又回來了......等等,你覺得這可能嗎?有這樣想法,都是妄想。
人們常說,修佛就是修心,學佛就是學做人。那麼我們要修什麼心呢?要修出離心、修慈悲心、修菩提心、修平常心、修精進心、修布施心、修忍辱心......我們學習的榜樣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怎麼做,我們就跟隨他們怎麼做。這樣才能最終成就完美的人格,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嘴巴只是當做一台復讀機來用,我們在做功課的時候,心還在外面飛著,做完了功課,對身邊人的態度一切照舊,對眾生的態度一切照舊,做事的態度一切照舊,甚至還有更壞的情況出現,就是舊有的習氣不但沒有消除,又增加了一些不好的習氣,把「我執」修得更好了。
請想想,這能改變我們的心,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嗎?所以學佛一定要持戒(不持戒你的桶是漏的,可能漏掉的福報比積的福報更快),不要一邊修福,一邊造業,這樣改變不會大的!
經常要檢視自己的心,每一個起心動念,包括一切語言、行為,有沒有六度般羅密在裡面,念經、行善的發心或者動機是為什麼,(是不是想得到什麼,想攀比什麼等)檢視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禪定,真正生起利益眾生的心就是在修行布施,發覺自己不好的念頭當下懺悔,
就是在持戒,懺悔之後發願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惡習,這就是在修忍辱,當你每一次去這樣做的時候就是一次精進,每一次精進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智慧,這就是修智慧波羅蜜了,這樣以六度般羅密修行佛法才是走正道,才能真正改變自己。
佛法的真諦是慈悲和空性,自凈其意,遠離一切相,而不是凡事先想著自己會不會受害,因為害怕自己被干擾,被冤親債主害,才要修法迴向他們遠離自己,這樣的發心你們覺得冤親債主會原諒我們嗎,我們應該有的慈悲心是什麼,即便這些眾生會傷害我們,但是為了利益他們,我寧願自己受到傷害,也要利益他們,這才是佛法的宗旨!
要想學習好,首先要端正學習的態度。學佛也是一樣,要想把佛學好,首先要端正學佛的態度。沒有一個正確的學佛態度(發心),也是很難成就的。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