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僧大德的故事》- 求那跋摩(道化人主)
轉貼自:www.lianhua33.com
求那跋摩(道化人主)
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 九月二十八日,六十五歲的罽賓高僧求那跋摩圓寂於建康祇洹寺。 大師去逝後,仍盤坐在繩床上,容貌無改,像入定一樣。 各種各樣的人前來瞻仰遺容,空中瀰漫起芳烈的香氣,一條龍蛇樣四丈來長的神物,從屍體旁緩緩升起,直上雲天。 大師在南林戒壇前被火化了,五色光焰映得天空壯麗非常,許久才滅掉。
跋摩本是剎帝利種姓,他家曾世代為王,但父親卻拋棄榮華,隱遁山林。 跋摩十四歲時,見解就已超出凡常,而仁慈博愛之心也日漸深厚。 母親一次忽然想吃野味,命他去辦,他為難地回絕:
“有性命的東西,無不貪生,為一時享樂摧折其命,不是仁慈之人所應做的。”
“小小年紀,這樣花言巧語!快去!若是招來罪過,我替你承擔!”母親氣得臉色發白。
他終於沒去。 又一天,跋摩煮油,一不小心油澆在手指上,他舉著手指對母親說:
“請母親代兒子受痛。”
“哎!這孩子越大越笨,痛在你身上,我怎能替代呢?”
“母親啊,眼前的苦痛尚且不能相代,茫茫渺渺的火、血、刀三途之苦又如何相代呢?”
“啊——”母親想起幾天前的事,立即悔悟,自此終身不再殺生。
十八歲時,看相者一見他便說:“君三十歲時當君臨大國。若不喜富貴,便當證得聖果。”到了二十歲,跋摩出家受戒,他刻苦用功,誦經百餘萬言,深入理解律品,透徹妙悟禪機,被人稱為三藏法師。
跋摩三十歲,罽賓王駕崩,沒有子嗣。 大臣們議論紛紛:“跋摩本是王室後裔,又才德並重,請他還俗,承繼國位,再好不過了。”於是到寺中懇求,一次一次,跋摩都沒有答應。 他見留在城中徒惹是非,便辭別眾人,到深山老林中棲身,食松子,飲清泉,孤獨地漫步於林邊溪畔,靜思默想佛法的要旨。
跋摩修行數年,離開他的茅舍下山,往獅子國去。 在那裡他觀覽風俗,弘揚佛法,有見識的人,說他早已證得初果。 他的儀容形貌讓人覺得親切而高渺,一見便生慈悲心意。
他又往阇婆國去。 王母夜裡夢見一僧人乘飛舶來,第二天跋摩便到了都城。 王母知他不是凡人,立即召見,敬以聖禮,又從他受了五戒。 王母自覺塵緣已斷,她對國王說:“前世的因緣,你我今生得為母子。我已受戒,你卻不信佛,恐怕今生與來世的因緣要於此中斷。”國王當時便一身冷汗,迫於母命,只得受戒。 時間一長,便也生出了十分的誠意。
鄰國忽然來侵擾邊境,國王的心理處於極矛盾的狀態,他左思右想,無法作出選擇,便去請教跋摩:
“外賊倚仗武力,前來侮辱我們,若與之戰鬥,死傷必多,就要犯戒;若不抵抗,國家將亡於敵手。弟子無從判斷,何去何從,只有聽命於法師了。”
“賊寇來侵,理當抵禦,”跋摩沉思片刻說:“但應心懷慈悲,不可起害人的念頭。”
於是國王親自率兵抵抗,剛一交戰,賊寇便四散奔逃。 國王腳上中了流箭,跋摩取水施咒,為他擦洗,一夜便好了。
此後,國王的信仰日漸深入,終於生出了出家修道的心思。
他詔告群臣:
“朕意欲棲身法門,卿等可另擇明主。”
“陛下聖明,”群臣跪在地上含淚祈求:“陛下若捨棄國家,臣子庶民去依靠誰呢?敵國凶悍,我們只靠險要地形如何與之對峙,若失掉您的恩澤,必是生靈塗炭,妖魔橫出。陛下仁慈,如不哀憐眾生,我們便要以死相請,以表誠意。”
國王見他們如此說,細想起來也有道理,佛說度己度人,若只求自己解脫塵網,置蒼生於不顧,豈不有違本意? 於是他趁機說:“眾卿請起。卿等言之有理,朕答應下來,不過要有三個條件:一願合境之內都信佛法,二願國內斷絕一切殺生行為,三願所有積蓄財物都賑濟貧病疾苦。”
群臣高呼萬歲,叩頭不斷,於是一國的人都隨跋摩受了戒。 國王又為跋摩建造精舍,親自運送木材,傷了腳指,跋摩又為他施咒治好。
跋摩教化的名聲傳於遠近,各國紛紛來請。
宋京城的名德大師慧觀、慧聰等人,遠聞其風範,便於元嘉四年(公元424年)九月面奏文帝,求他也請跋摩。 文帝便令交州(兩廣及越南北部)刺史派船迎請,慧觀文寫信給跋摩及國王,請法師務必來宋,弘揚道法。
跋摩見國內道化已畢,便有遠遊之意。 他在宋的邀請尚未到時,早已隨商船出發,最初想到一小國去。 結果船順風而行,便到廣州。 文帝聽說,敕令沿路州郡,資助他到京。
跋摩一路前行,經過始興(浙江杭縣),停了一年左右。 始興有虎市山,孤峰獨起,跋摩說他與釋尊說法的耆阇山(意為靈鷲)相似,便將其改名為靈鷲山。
他在山寺外另立禪室打坐。 禪室離寺有幾里地,但每到擊罄,跋摩定能準時到達。
他在雨中行路渾身不濕,在泥裡邁步毫無沾染,僧俗眾人,見此無不肅然起敬。
寺裡有寶月殿,跋摩在大殿北牆上繪佛像,像成後,每晚放光。
太守蔡茂之對他深加敬仰,茂之將死,跋摩親去探視,為他說法。 其後,蔡的家人常夢見他與眾僧在寺中聽跋摩說法。
靈鷲山上本來多虎,自跋摩來後,虎災便絕了。 他有時行路也遇到虎,他用錫杖按住虎頭,擺弄一下便離開。 這樣遠近的山民過客,紛紛歸依佛法。
跋摩在禪室修行,有一次連續幾天不出來,寺僧恐生意外,派小沙彌前去探視。 小沙彌一進門,見一隻白獅子沿屋柱向上爬,橫空瀰漫著青蓮花。 沙彌驚恐大呼,以為獅子已傷害了跋摩,上前驅趕,豁然之間,一無所見。
幾年之後,文帝又令慧觀去敦請,跋摩便搭船前行,於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正月到達京城。 文帝親自接見,殷勤問候。 禮節已畢,便問道:
“弟子常想持齋不殺,但又感到這是以身殉物,不能實現。法師不遠萬里來教化敝國,還請多加指教。”
“道法在於內心,而不在於外表,在於自己,而不在他人。況且,帝王與匹夫,修行方法本不一樣。匹夫身賤名輕,說話沒有威信,若不克己苦行,還有什麼可做的呢?帝王則以四海為家,萬民為子,發一句善言,則士女都會歡悅無比,施一件善政,則人神和睦。施刑罰不殘忍,使役不過分,就能使風雨適時,寒暖得當,穀物桑麻繁茂。這樣持齋,齋才算大,這樣不殺,德才算大。哪裡在乎少吃半天肉、多保全一隻鳥兒呢?”跋摩發議論道。
“嗯,”文帝聽後手拈鬍鬚嘆道:“俗人不明遠理,僧人拘於近教。不明遠理的,說至高的道法為虛,拘於近教的,易受縛於篇章文字。至於法師所言,真可說是開悟明通,朕可與法師談論大道了。”
文帝讓他住在祇洹寺,供養豐厚,一時王公貴族,名士清流,紛紛前來請教。 跋摩稍事準備,便開講《法華經》與《十地論》。 開講那天,車輛擠滿寺院周圍,往來觀看的人,摩肩接踵。 跋摩神態天然,議論絕妙,聽者無不嘆服。 講經之餘,他還譯出《菩薩善戒》等經典。
元嘉八年夏,跋摩到定林下寺居住。 說法時,虔信者採花佈滿坐席,只是跋摩坐處,花色分外鮮豔,眾人崇敬無比,待以聖禮。
夏日過後,跋摩回到祇洹寺。 他與宋地緣分已盡,不想久留了。 九月二十八日,中食尚未吃完,他便先起身回閣。 弟子們起初未在意等進來看時,大師早已圓寂多時了。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