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好好的修行去~

4
點擊 1742
發表於 2019-09-12 20:03:41

不如好好的修行去~

佛陀涅槃前最後遊化的旅程,阿難與一群弟子全程跟隨在側,一路向著佛陀準備入涅槃的拘尸那羅前進,途中隨緣度化,並視佛陀的健康需要而停留。其中一站,他們來到那陀村。

停留之時,阿難找到一個閑靜處開始用功,他心裡不斷思惟著:這個村裡曾有過伽伽羅等十二位居士大臣,他們往生後不知道投生至何處 ?另外,還有已經往生的五十人,還有其他往生的五百人……他們都投生至哪裡了?

阿難想著想著,不得其解,於是從座中起身,決定去問佛陀。見到佛陀後,阿難便把問題向佛陀提出。佛陀也為他釋疑:「伽伽羅等十二位大臣已經斷了五下分結,證三果阿那含,在命終生天後入涅槃;另外那五十人斷了貪瞋,只餘少分的癡,證得二果斯陀含,還會再回人間一次,受該受的業報;另外那五百人,則是斷了身見、戒禁取見、疑見等三結,證得初果須陀洹,投生人間七次後便能得究竟解脫。」佛陀話鋒一轉:「阿難,有生必有死,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有什麼值得讓您這麼困擾,還特地來問我?」

阿難有些支吾:「我只是好奇居士們往生後都去了哪裡……」

佛陀大約是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反問阿難:「每個人往生之後,你都要問我他們投生至哪裡嗎?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了?」阿難老實回答:「確實哦,這樣好像太勞煩世尊了。」

佛陀慈悲說道:「阿難,如果您真想知道每個人的來世,那我就為你說說如何以法為鏡,所有佛弟子修習這個『法鏡』,都能有所成就,而證得聖果,不但不會再墮三惡道,並且能夠知道自己與他人來生的去處,這個『法鏡』,即是『四不壞信』。」

「首先是『信佛』,佛陀是無上正等正覺,不但自己覺悟、亦能令他人覺悟,並無所不知、無時不覺;二是『信法』,正法為眾生標指出解脫離苦的道路;三是『信僧』,因為僧是奉行佛法、清淨和合的共住修行團體;四是『信戒』,奉持戒律,將使身心離垢,而為修定、發慧的基礎。以上『四不壞信』,若能歡喜深信、奉行,即是『法鏡』,明鑑一切智慧,並且照出來生所生之處。」

這個事件記載在《長阿含》〈遊行經〉及《雜阿含》經裡。其實,阿難的好奇,正是絕大多數人會好奇的,尤其關於前世、來生的種種,凡夫看不見,然而,又有許多的蛛絲馬跡,透露出佛法指出的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確存在。

既然有過去世,我們就會想知道過去世發生了什麼,導致今生的種種現況;既然有未來世,我們就會好奇自己的未來、與他人的關係,將會如何,尤其是挑起我們的愛恨的人與境,因此,常常會聽到有人問:「我前世到底欠了他什麼?」,或者牽掛那些已經不在的眷屬親愛,「來世能不能再相遇?」

這也是為什麼算命、占卜的歷史,跟人類的歷史一樣長,而且始終興盛不衰的原因。在這一經裡,佛陀明白地告訴阿難及所有後世的佛弟子,若是真的好奇,就去修行,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該看到的、該知道的,自然歷歷分明,不用問佛陀、不用問哪個高僧大德、甚至不用求神問卜而被哄得團團轉。

然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其實,只要深信因緣因果,不用修到證果入聖,也不用誰替我們掐指一算,從我們現下種種的際遇、起心動念,便能以果推因,知道我們過去可能少修了哪些學分;想知道我們的未來將會是崎嶇不平或寬廣美好?會往生善道或惡道?也只需從我們此生的所作所為去綜觀,便可得到一個基本概念。

因此,聖嚴師父告訴我們:「只要你清楚地瞭解、掌握現在這一刻,那就已經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現象。否則追求、追問、探知過去和未來,除了增加現在的困擾和浪費現在的時間之外,別無益處,既對於現在無補,對未來也無益。」

所以,還是好奇未來嗎?真想知道嗎?放下妄念,不如好好的修行去!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2 04: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