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菩提心與出離心的重要性 文/連亮森

4
點擊 555
發表於 2022-06-19 21:33:50

論菩提心與出離心的重要性

作者:連亮森

敬禮具恩根本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

一、什麼是菩提心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發菩提心,即是發出『度盡一切眾生,究竟成佛』的心」。

上師並強調大乘佛法志求菩提,首先應發大菩提心,以度盡一切眾生為己任。一切的修持都是為度眾生至究竟佛果為目的,因此,為度眾生而修持,為度眾生而持咒!

並強調:「因地不真,則果召迂曲」,發大菩提心,為度一切眾生而修行,才是了義大乘佛法的因地。

此「菩提心」,即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他之心。

另外,華藏祖師開示:菩提心又分「發菩提、行菩提、證菩提」三階段;亦即「發」心之後,應當精進「行」持,最後得「證」菩提(佛果)。而祖師開示菩提心又分「俗義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俗義菩提心」,即是:慈、悲、喜、捨。

「勝義菩提心」:是一心三觀之悟、修、持、證。

其間差異在於,俗義菩提心是以落實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為基礎;而勝義菩提心是強調以 “一心三觀”之悟、修、持、證,一乘法門心法實修為重點。

另外,參閱一般佛教字典的解說,菩提心(梵語: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即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心者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用實際行動,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二、智敏師父當眾糾正末學的錯誤

回想早年在諾那精舍台北總舍,上師每月固定安排皈依法會,並有一次皈依共修,均由末學負責帶領新皈依師兄們共修「四皈依法」,每次末學均會詳細解說法本中每一字意思與義理,並將兩位上師所傳「四皈依法」之開示進行大融合。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皈依共修活動中進行解說時,智敏師父剛好從外面回來,然後站在我身後聽我講解。當時末學藝高人膽大,明知上師在聽我講解,仍然照常解說,毫無畏懼內容有所疏失。然而不久上師即上前大聲說:「你這樣講不對!」

當時我嚇得立刻轉身跪下去,所有師兄們也一同跪下。

智敏上師隨即開示:「你應該先強調發大菩提心的重要性,而不是先講解修法的細節。因為未發菩提心而修行,是謂邪行!」

因為上師的如此當眾喝叱,讓我終生記憶深刻,非常感謝上師的糾正,讓我徹底了悟菩提心的重要性,不致迷失最大方向與重點。

《華嚴經》有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見大乘佛法所強調發大菩提心的重要性!

三、什麼是大悲心

「大悲心」與「菩提心」不同,常常被人搞混。

「大悲心」引發「菩提心」!

「大悲心」是利他的心,很多人都把利他的心當做「菩提心」。

什麼叫做「悲心」呢?所謂的「悲心」指的是:願他不受苦,願他能夠離開痛苦,如我希望自己的兒子遠離痛苦,這叫做「悲」;而所謂的「慈心」就是願他具有安樂,願他快樂,這個叫做「慈心」。

「慈心」和「悲心」是互相引發的,若是具有「慈心」的話一定會引發「悲心」,具有「悲心」一定會引發「慈心」,這兩者是並存的,但這個還不叫「大悲心」,這個叫做小悲而已,什麼是「大悲心」呢?首先要了知自己所追求的快樂究竟是什麼?知道自己所追求的快樂目標之後,才能夠安立他人身上的快樂目標,要生起「大悲心」並不是這麼容易的,要生起「大悲心」首先一定要了解什麼是業果,深信業果,並且了解什麼是「12因緣」、「知母」。

所謂「知母」就是從無始生死以來,一切眾生都曾經當過我的母親,一切眾生都叫做如母有情,深刻了知一切眾生都對我具有大恩,於是要「念恩」,知道他們的恩德,感念他們的恩德,感念他們的恩德之後要思維「報恩」,思維「報恩」之後整個心境就不一樣了,這時候會生起怎樣的心呢?次第的生起「遍慈」:遍及一切的慈心。

所謂「遍及一切的慈心」,這時候看待一切眾生,整個看法、觀點是不一樣的,就好像我們看見自己的小孩和看見他人的小孩眼光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自己的小孩再怎麼醜,在自己眼中都是最美好的;同樣的,這時候看到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悅意的,在這之上才能引發起「大悲心」。於是對一切眾生生起遍慈的心,這時候這個心力會越來越強烈,不由自主的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這才是「大悲心」!

而生起「大悲心」之後會再引發「菩提心」。「菩提心」緣二處,為什麼說它緣二處呢?當生起「大悲心」的時候,他會想,我應該要怎樣才能幫助眾生?我應該要怎麼樣才能給予眾生安樂?所以他心中想的是一切有情,這是緣的一個部份,另外一個部份緣那裡呢:無上的正等正覺-佛果。

當生起「菩提心」的時候它所緣的是一切的眾生,這時候他心中所想的是,我要如何才能幫助一切眾生?我要怎麼做才能令一切眾生具有安樂,並且遠離痛苦?

這時候「菩提心」生起,所緣的是一切的有情,並且這時候心中有兩種願,這兩種願是什麼呢?我要如何才能幫助一切有情,我要如何才能讓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為了要利樂有情的緣故,所以我要獲得無上的正覺,無上的佛果,因為佛具備這樣的能力,於是心中念茲在茲的都是"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的這樣一顆心。

因為具有菩提心的緣故,所以他不由自主會思維要如何成就無上佛果來利益眾生,因此會以「菩提心」為動機而行佈施,因為知道佈施是成佛的因,因為要成佛所以做佈施,也因為要成佛的緣故而修持戒,所以具有「菩提心」所行的一切行為都成為成佛的因,這是具有「菩提心」的前提才成為成佛的因,如果不是慈悲心所攝持的話,那所造作的一切行為都不是成佛的因。

我們應當思維: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真正成為成佛的因?!要具備「菩提心」所造作的「善業」才成為成佛的因,不然這些「善業」都叫做「有漏」的;什麼叫做「有漏」呢?就是成為再輪迴的因而已!!

四、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

《大日經》住心品中,金剛手菩薩於讚嘆如來一切智智之後,即發問曰:「世尊,如是智慧,以何為因?云何為根?云何究竟?」教主法身大日如來答曰:「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譬如大地上播植植物種子,由外界之種種助緣,遂生芽於根下,更而枝葉繁茂,開花燦爛,再而果實成熟。

故此菩提心之種子者,乃成佛之根本原因;大悲者,譬如根、芽、莖、枝、葉、幹,皆是到達成佛目的修行經過途程;方便者,譬如果實成熟、可供給眾生營養,此乃成佛“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表示。如此稱為因、根、究竟三句,以表示一切智智之始、中、終也。

五、什麼是出離心

出離,又稱捨離、捨世、離等,意為對欲樂的棄絕,不為塵垢所染。為南傳佛教(或稱小乘佛教)十波羅密之一,亦是八正道中正念的一種方式,在北傳佛教(或稱大乘佛教)中不列入六度(六波羅密)。

在南傳佛教菩薩道教法中,在瞭解了世間生命的不圓滿以及學習四聖諦、八正道以後,會產生對世間欲樂的棄絕之心(出離心),進而離家之依賴、離人群之憒鬧、離欲之誘惑。

因為欲樂短暫而不實,執著不放則是苦的緣起,因此若要滅苦得樂,需要出離欲樂。如此,以「出離心」對治執著和五欲,去除邪見,清淨意業。

一個真發「出離心」的人,必會非常精進,不會貪著世間欲樂、名利、地位、權勢、財富等。因此佛教很強調應發出離心,以精進修行為重!

六、大乘佛教更強調菩提心

請思考:為什麼大乘佛教更強調菩提心,甚於出離心?

因為一個真實發菩提心者,為求度化眾生能究竟成佛,必須先自覺覺他;為求精進修行,自然不染於世間欲樂。亦即,有「大菩提心」者,必然已涵蓋「出離心」。

反之,若一個聲稱已發「菩提心」者,若未具有「出離心」,則可知其「菩提心」不夠真切,願行不足!屬於空願、虛願,才會染著世間、貪於欲樂。

因此,「出離心」可作為是否真實具有「大菩提心」之檢驗工具。

再者,有「出離心」之人,雖會異常精進、不貪著世間,但他不一定有「菩提心」,有可能屬於小乘心量,為自求脫離輪迴而精進。

七、結語:「大菩提心」中應含大悲心、出離心

總之,大乘佛教強調發「大菩提心」,而此「菩提心」中應同時具備「大悲心」與「出離心」,才是真發大願之人!

至於真發「大菩提心」者,應如何自覺覺他修持呢?

本門圓覺宗一心三觀(圓覺心法)即是一乘法門、即身成就大法、至圓至頓心法!

八、後記

若想了解一心三觀之修持,包括修持口訣、目的、方法、原理,請參加「一心三觀交流會」。

唵阿吽梭哈!祝 大家都能早證菩提!

一切成就來自上師,生生世世永難忘懷;

一切成就用於度生,生生世世永不退轉!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1 01: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