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感應見聞記》序&前言

2
點擊 1643
發表於 2013-09-20 01:16:06

《念佛感應見聞記》序&前言

作者:林看治老居士

三代書如何,遭秦火而不知,漢後之書猶存,合而觀之,經史子集,莫非因果,鑑之式之,世風淳焉。集部有小說稗史,遞衍至今不衰,而普及讀者,實駕乎經史之上。惟其品不齊,不列文獻,然歷史類、風俗類、武俠類、神怪類、寓言諷世、兒女柔情等類,類雖繁,無不以善惡懲勸,為其旨歸,以有輔翊經史之功,故名儒開士,皆不黜焉。但事有虛構者,有尺丈過甚其辭者,有恰如其分者,是以人有信不信,故孟子有不如無書之歎,惡其虛構過辭也。書則如是矣,而人心亦多不同,有信古書所載者,有信今人所言者,有信書不信人,信人不信書者,有信古不信今,信今不信古者,夫如是,非全信也,非全不信也。是書記者為今人,今人所記乃今事,今人人多識之也,今事人多知之者,不虛構,不過其辭,如之何而不信,信則培陰騭淳世風矣。此記之作,為有信者作,亦為有不信者作,今不信,未必不信於他日,故作不唐捐。或曰;君所言者因果,未敢撥無,此所記者感應,不無疑耳?噫,因果者事之現相,感應者理之動態,事與理,動與現,芳能離之為二,因果何有哉?又難之曰:因果經史詳矣,又焉用此為?曰:不聞乎法華之善巧歟?說法,則中下不契,說譬喻,則上中皆聞,說因緣,則三根通暢,而輔翊經史,此寧不勝,果信乎此矣,始能望經史之堂奧。

1969年歲次己酉暮春稷下李炳南

前 言

林看治

「淨業學人要在實踐。如不念佛修行,等同說食數寶,無濟於事,說一丈還不如行一寸呢!」這是炳公恩師經常勉勵學人的話。他老人家自行化他,在臺中二十年來,宏揚正法,未嘗一日間斷,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度人無數。凡是士農工商乃至一字不識的老太婆或三歲小孩,很多人獲得念佛利益;時當末法,邪說紛紜,學人等深慶飽餐法味,唯有依教奉行,以期備足資糧,可以往生安養。同人中有因至心念佛而獲得奇異感應消災解厄者;或一心念佛臨終蒙佛接引示有瑞相者。學人不揣愚昧,不計文拙,擬將十餘年來親見親聞之事實,不可思議的感應,一一記下,以使尚未信佛念佛者,得早信佛念佛;已經信佛念佛者,自勉勉他,倍加精進。見者聞者,咸獲法益,這是筆者的願望。

最近修改時間 : 2024-11-02 0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