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論述
~前言~
《金剛經》助人明心見性,不論修習何種法門,要能有所成就,必得契入其中境界。緣於根基與修為的差別,對於《金剛經》有著多樣的見解。自忖根鈍見拙,仍以至誠分享學習《金剛經》的所聞、所思、所修,期盼前輩大家包容、指導,更盼十方大德一同分享,讓更多人霑享《金剛經》的智慧力量。
《金剛經》第一說:「修行在生活」
首先來看《金剛經》的起頭:「世尊食時,著衣持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洗足已敷座而坐。」著衣、乞食、收衣缽、洗足,簡簡單單,平平常常,而不凡之處就在這平凡的幾句話。很多人談到修行就會想到玄之又玄,要嘛閉關、要嘛遁隱,世尊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修行就在生活!」
有人說:「我喜歡參加法會,感受莊嚴殊勝的氛圍。」有人說:「我喜歡跑寺參禪,學習沉澱混濁的心靈。」這些當然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不過進了道場是善男子、善女人,出了道場又變回滿心煩惱,要是真的遇到境緣考驗,能有把握不起二心、不動妄念嗎?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在領眾修行的同時,仍然親自勞動,勤苦工作,就算細瑣的生活事務也不假手他人,如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說得正是:「修行就在生活!」不管一舉一動,或是一呼一吸,都要提醒自己把握時間,不可放逸,這樣才能有成就。
祖師大德除了揭示「生活修行,修行生活」的大義,同時提供了修行的方法。比如《普賢十大誓願》: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又如《六祖壇經》: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很多人在下定修行的決心之後,遇到最大的障礙就是不知道該聽誰的,因為各宗各派都說跟著自己學是最棒最好的。今天聽張三,明天聽李四,大家都知道要追隨明師,可是哪裡曉得誰是真明師?誰是假明師?可憐有不少人就在東追西隨間耗去寶貴時間,最終一無所成。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向經典學習、向祖師學習,誠如上引《普賢十大誓願》、《六祖壇經》二例,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大眾:從生活中觀照,從生活中調整,從生活中提升修行就在生活。這也是《金剛經》的首要大義!
《金剛經》第二說:生活在持戒
在修行的歷程中,許多人都會臆想:如果修出成就了,那麼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答案就在《金剛經》的起頭:
「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舉凡著衣、乞食、收衣鉢、洗足等生活事務,已證悟的世尊與待證悟的大眾同樣依循應有的規矩過平常的生活,簡單來說:「生活要持戒,持戒過生活。」當年世尊入涅之前,阿難問曰:「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言:「以戒為師。」此外,修行六度中,持戒也是不可或缺的資糧,可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有人會問:修行求得是自在,怎麼修到最後還是處處「受限」,有修反而不如不修!其實戒律不是枷鎖,也不是牢籠,要求得真自在,還真得好好持戒才行。就拿最根本的「五戒」來說好了,五戒指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犯了任何一個,都將帶來遺憾的結果,更何況犯了其一,很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譬如某甲飲酒過量,一時喪失理智,興起了偷盜之心,在行竊的過程中又貪愛受害者的美色,而有邪淫之念,為惡過程遭遇受害者的奮力抵抗,終而惱羞成怒殺害了受害者。因為不懂戒律,不願持戒,結果一下犯了酒戒、偷盜、邪淫與殺業,所以「持戒」能不重要嗎?相對而言,能持戒的人深知因果不昧,所以懂得有所節制,不單保全了自己的清淨,也讓周圍的人活得快樂,這樣的人我和諧才是活得自在!
有個實例故事是這樣的:民國十七年間,湖南南嶽祝聖寺的老和尚,為在家信眾授五戒。有個小偷看到大家報名受戒,也想參加,但又沒把握受持五戒,所以就只受了妄語戒。就在受戒的當天晚上,有十來個軍人,擔了餉銀,夜住村莊一宿。小偷與他的同夥計劃偷取餉銀,途中遇到他的叔父,問道:「去那裡?」受了不妄語戒的小偷,不敢說謊話,也不敢說實話,便支支吾吾答不出話來。叔父見到這種情形,知道準沒好事,大聲呵斥:「跟我回去!」小偷就跟隨叔父回家。他的伙伴仍依計偷餉銀,結果被軍人抓到,全部槍斃。這個小偷,就因為受持一條不妄語戒,撿回了一條命。
持戒有利無弊,戒律的精神存在日常之中,譬如:學生遵守校規、大眾遵守法律、考試遵守試場規則、行車遵守交通法規……這些規範讓個人免於惹禍上身,同時維繫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較之世間法的規範層次,佛法的持戒有著更積極的意義「因戒得定,因定生慧」。
持戒的起始點在於提起正念,降伏惡念。善慢慢增加了,惡漸漸減少了,接著行善不思善,止惡也不思惡,心中捨去執著、分別與妄想。心,靜了,也淨了,遇上什麼境界都能清楚明白,不再隨欲牽引,於是智慧就生起了,看清事實真相,當然不再迷惑,漸而跳出輪迴糾葛,從此身心安住,這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自在。
《金剛經》第三說:成就,不假外求
《金剛經》開宗明義:修行在生活,生活應持戒。接下來的疑問是:努力修行了,專心持戒了,要真有些成就,那成就從何而來?
許多人喜歡「走捷徑」,爭相尋求「大師」加持、灌頂,最好「大師」一摸頭,馬上就頓悟。即如精舍文章〈詐騙集團〉:昨天晚上有去參加他們的見證會,是我妹妹一直叫我去,於是我就去了。我妹妹加入約二個月,她說加入後,只要依教奉行四件事,師父無條件承擔弟子的所有業力業障及因果……這樣好像不太可能,就算師父是在世佛,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又為什麼其祂的佛菩薩做不到這樣,其祂的佛菩薩頂多只能教我們怎麼了解因果業力,也沒有幫信男信女承擔業力……他們不須持戒,不須吃素,不須念經,業力業障因果都交給師父。
試想:如果這就是修行,世尊何需開經轉法輪?再則,上網搜尋此類大師的相關資訊,和經典所言多有違背,怎麼可能是修行正法!當年世尊殷殷勸勉:「依法不依人。」想必料及邪說易惑人心,誘人入魔。可惜多數人不肯老實修行,妄想一步成佛作祖,說來不是「大師」強過世尊,而是正念提不起,邪知滿天飛。修行的正念就是要相信「成就,不假外求。」我們常見二、三歲的小朋友看到路旁垂死的小動物,心生不忍而哭成淚人兒,沒有人教這些小朋友,為何他們能夠生起慈悲心?可見良善的性德是與生俱來的。再往後看,有些小朋友長大之後,會有攻擊、虐待小動物的行為,追究原因多是仿效大人或影視內容,所以人會有不善的想法或行為,就在於後天的染污矇蔽了本來的清淨。修行,就是從自我做起,藉由斷惡修善恢復清淨的身心,就像六祖惠能所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是清淨的,自性是本具的,一旦找回本來的面目,就能轉迷為悟,這就是修行的成就!
以下列出《金剛經》所舉「成就,不假外求」的例子: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法無所得」、「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什麼?「無所得」、「無有得」說得就是「本來如此,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所以要相信自己的無限可能,不要妄求別人能幫自己修行。
宋代茶陵郁和尚講得淺顯: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即如佛示:人人皆有佛性。自修自得,他修他得,他人吃再多飯,填飽的也不可能是自己的肚子!
修行,別無他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成就,不假外求:轉迷為悟,般若自現。
《金剛經》第四說:佛法,來自尊師
修行在生活。
生活要持戒。
成就,不假外求。
常言:「生佛不二。」佛是已悟之眾生,眾生是待悟之佛。更淺白地說,如果佛是圓滿無瑕的玉璧,那麼眾生就是尚待琢磨的璞石!所以,璞石經過琢磨能成美玉,眾生經過修行始得成佛。問題是:如何琢磨?如何修行?如果不得其道,那麼再美的潛質終歸可惜,甚至是磨磚作鏡,白忙一場。
《金剛經》:「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教人一則讚嘆佛法的殊勝,一則讚嘆須菩提尊者親聞說法的福分。凡事絕無偶然,我們可以看看須菩提尊者怎麼做得: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偏袒右肩表示「不違背師長」;右膝著地表示「不違背正法」;合掌恭敬是「對師長的至誠至敬」,如此勝緣確實來自「尊師」!
修一切法,莫非如此!唯有尊師、敬師,才有可能得到明師指引,也才有機會有所成就,否則盲修瞎鍊,恐怕難有所成。
二祖慧可本已遍學大、小乘法義,後來遇到達摩祖師,明瞭得到祖師的教導,才能讓自己真正悟道。所以他為了拜師,整個晚上都站在雪中,就算積雪已經到了膝蓋,他也沒有絲毫動搖。甚至為了表明求法的決心,更是引刀斷臂,終於感動達摩祖師,最後承襲祖師衣,成為佛門龍象。
《華嚴經》記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事,說明善財童子為了成佛,接連請益:
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彌伽、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捨優婆夷、毘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智居士、法寶髻長者、普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不動優婆夷、遍行外道、優缽羅華長者、婆施羅船師、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尼、婆須蜜多女、善度居士、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神、安住地神、婆珊婆演底夜神、普德淨光夜神、善目觀察眾生夜神、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寂靜音海夜神、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妙德圓滿神、瞿波女、摩耶夫人、天主光天女、遍友童子、眾藝童子、賢勝優婆夷、堅固解脫長者、妙月長者、無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等諸位大德菩薩。
這二個故事明白告訴我們:「學佛,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懂得尊敬師長、請益師長。」
《華嚴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我們無緣親聞佛的教導,所以需要仰仗明師指引,才能探得佛法的妙義!
「誰是明師?」
即以「佛經」作為判別依據,凡是所言、所教合乎經典所載,則可親近就學。
「如何尊師?」
除了禮敬、崇拜之外,更重要的是時時銘記把師長的教誨,並勉力落實於生活處處!
把佛當作指引人生的師長,把菩薩大眾當作互相學習的同學,能夠尊師,就能重道,師、道俱尊,是為佛法!
《金剛經》第五說:金剛心,慈悲心
持戒的生活就是修行。
本具的清淨就是成就。
學佛的根本就是尊師。
《金剛經》教導大眾提起堅如金剛的「真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善」就是能夠嚴持戒律,不犯戒者何為不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本具的清淨」。
應住何心?應住真心。
降伏何心?降伏妄心。
如何住真伏妄?《金剛經》明言: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知「金剛心」即「慈悲心」:「慈」者「與樂」,引導大眾獲得喜樂;「悲」者「拔苦」,幫助大眾出離苦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學佛人應有的胸懷。更淺白地說,慈悲就是「利益大眾」的大心。
安住慈悲並非易事,分享二個想法如下:
「共益想」:
今天我幫助別人,明天別人幫助我;此刻我幫助一百個人,彼刻可能有一百個人幫助我,所以助人也是自助。人人利益眾生,何處沒有喜樂!何時不感溫馨!
「一體觀」: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人體,每一位眾生都是生長其中的細胞。所有細胞如果都能健健康康,那麼人體的運作自然平順。反之,要是有顆細胞生變,可能環環相扣,引發不可彌補的遺憾。
長養慈悲是人生必需的功課。「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正是慈悲的典範,我們看看地藏王菩薩的發心多麼慈悲:「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渡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發願永渡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心心念念都是利益大眾,時時刻刻都在接引大眾,這是無上的慈悲哪!
五代十國時期的永明延壽大師同樣具有宏大的慈悲心。大師在沒有出家之前,是掌管稅務的官吏,常常把國庫裡面的錢拿出來放生,最後被人發現判處死刑。大師面不改色,甚至認為一己之命換得千千萬萬的命,實在值得!國王深憫其心,於是免除死刑,更護持大師成為一代國師。
「慈悲」除了能成就個人,恢復本具清淨;同時也能幫助大眾,讓世界更加祥和,確為自利利他的成佛根基。
《金剛經》第六說:金剛行應無所住
學佛之徑為:信、解、行、證。能循徑而往,才是「真」信佛!「真」學佛!什
麼是「真」信佛?什麼是「真」學佛?
第一、一心以佛為師,全無懷疑。
第二、真誠理解經義,學佛知見。
第三、將所聞、所思、所修如實行於生活。
那麼如何是「金剛行」?如何讓《金剛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直截而言,就是四個字「應無所住」。
「應」有指導、勸勉之義,顯現佛教化大眾的慈悲與期盼。「住」就是「執」,就是「看不破、想不開、放不下」。所以「應無所住」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要執著」。
「執著」是痛苦的根源,而且執得愈深,痛得也愈深!財色名食睡,世人多愛之,古往今來傷了多少性命、壞了多少家庭?縱使一生享用不盡,待得眼睛一閉,又有何人曾經帶走?回頭想想:世人所愛、所貪、所執,不但不樂,而且苦得徹底啊。
再說父子天倫、夫妻恩愛、知交之情也是世人殷殷所盼。種善因、聚善緣、建立幸福家庭,當然值得羨慕與鼓勵。可是,總有不得不說再見的一刻,最終愛得愈重,哭得愈慘,終歸還是一個「苦」字。只有看破了、想開了、放下了,不再執著了,才能掙開煩惱的枷鎖,也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周利槃陀伽尊者生性愚鈍,怎麼教都學不會,最後佛陀教他只要銘記「掃塵除垢」這四個字。於是尊者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掃塵除垢」,久而久之,塵垢掃盡了,什麼都不掛心了,最後連「掃塵除垢」四字也都放下了,結果心無所住,智慧於是生起。
又如當代高僧淨空法師常舉的例子:民初,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在出家前是一位補碗碟的「鍋漏匠」,因為體認世間是苦,所以決定四十多歲才出家。鍋漏匠沒有讀書,也不識字,於是法師教他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此後鍋漏匠一心念佛,經過三年的時間,到得一切放下的境界,然後往生極樂。可知「無所住」,就能「無所礙」。不過對多數人而言,這門功課確實「知易行難」,要有頓悟頓醒的勇氣與決心不大容易,至少也要提醒自己漸漸放下,就如尊者與鍋漏匠一般,能夠堅持精進,就能破障除迷。
要能「應無所住」,可以從二個角度設想:
「深信因果」:
如是因,如是果。不管吉祥禍福恩怨情仇,皆有遠源近因,強求不來,強去不得。真明白了,就不惱了。
「隨順因緣」:
既知因果不昧,就好好對待生活的每個遭遇:處順境,不貪愛;處逆境,不怨懟。處善處惡都隨順,則如〈心經〉所言:「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應無所住,放下執著!看得破,想得開,放得下,就是金剛行!
友站連結 : 集氣光明心燈 天一網路電視台 智慧佛教電視台 中華佛教居士會 全球助念室 寶篋印祈福網 世界和平吉祥塔 佛光山 中臺禪寺 慈濟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 靈鷲山 靈泉禪寺
圓光禪寺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 中國宗教學術網 中華宗教文化交流網 佛教在線 諾那‧華藏精舍 全球助念網 中國佛教會 香光尼眾佛學院 世界佛教僧伽會 佛教弘誓學院 福嚴佛學院 圓光佛學院 MWR世界宗教博物館 香光寺 勸化堂 靈泉禪寺 慧日講堂 光德寺
台灣靈嚴山寺 元亨寺 西蓮淨苑 十方禪林 慈光寺 文殊講堂 大慈佛社 海明禪寺 清明寺
金龍禪寺 佛陀紀念館 佛陀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