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

0
點擊 92
發表於 2025-07-12 20:49:40

虛雲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

學佛不論修何法門等,總以持戒為本。如不持戒,縱有多智,皆為魔事。

修學者必須依佛戒,戒為無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則不論參禪、念佛、講經,無一不是佛法;若離佛戒,縱參禪、念佛、講經,亦與佛法相違,入於外道。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告訴我們:「 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 可知道持戒的重要。

持戒的人,龍天擁護,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

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 賢善遠此處去。」 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 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

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說:「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

持戒的用心處

佛雖說種種法門,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為根本。務使受持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依之立身齊家治國,則人道主義盡。且苦因既息,苦果自滅,解脫三塗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則學佛主義亦盡。故三歸五戒,是導世之良津,拔苦與樂之妙法。

欲脫生死黏,去煩惱縛,非五戒不為功。故云:「 五戒不持,人天路絕。」 夫 「 戒 」 者,生善滅惡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聖之工具。以從戒生定,從定發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覺。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 戒為無上菩提本 」 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攝心。妄心若攝,分別不起,愛憎自無。種種惡業,何由而生?故《楞嚴經》云:「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 當知 「 攝心 」 二字具足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貪嗔痴,則諸惡不起,自能眾善奉行。故 「 攝心 」 二字,豈獨輓救人心,維持世道;果能攝心一處,無事不辦,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現在的佛法比較盛行的,是淨土與禪宗。但一般僧眾,都忽略了戒律,這是不合理的。因為佛法的根本要義,乃是「 戒、定、慧 」 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這是我們每個學佛的人,應特別注意的。

最近修改時間 : 2025-09-11 03:09:43